第四十六章 人心之向背 六(3/4)
我等万万不能让外州的敌人小看我等,进而起了觊觎之心啊!”
“嗯嗯,某知道了。这样吧。黄汉升的部队是定在镇西堡了的,不能动。子义那边又暂时忙不过来。说不得,通亲自带一千人为你走一趟吧?”
“嗯,若是主公能够亲去,原求之不得!以主公百战百胜之威名,必能震慑宵小……”
“根矩,你过了。老主公和老主母今日才刚到,你就拉着主公磨到这么晚?这是一个做臣子的该做的事情么?再说了,你自己不也是说我青州现在及其虚弱,需要虚张声势么?一个小小的昌豨都要劳动主公亲自出马,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徐州的那些家伙,我青州已经精疲力竭了?”
“呵呵呵,还是彦方体贴我啊。嗯,文若,关于北海国的防御问题,你怎么看?”
“嗯,以将军之尊,当然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昌豨而轻动。但是北海又不能不守。前些日子奉孝传信过来,说甘兴霸带着水军的剩余部队全师北上。现在滨海港等于完全不设防。莫如派黄伯擢去北海国吧。他统帅的水军,暂时回防滨海港。”
“嗯,阿叙我是很放心的,那就这么办吧。子明,起草命令,黄伯擢即日到临淄城报到,报到后领兵一千人去北海国驻防。呵呵呵,各位,通的父亲母亲今日到了,通一直陪你们忙着,还没有去请安呢。失陪失陪……”
……
“子远先生,我军这次出兵只有一万人,是不是稍微少了点?主公的主力又要什么时候才能跟上来?”
“呵呵呵,隽乂不必担心,有我颜良在,一万人足够了!在良看来,有了这一万人,又何须主公再劳动主力亲自出马?哼,蒋浩然麾下的金甲将,端的是好大的威名,这次某定要杀其将,夺其甲!覆其军!”
“呵呵呵,子善壮哉!隽乂,我军这次去,能够拿下渤海的关键不在于我军的攻坚能力,而是渤海世家大族的集体响应。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军队的数量,而是速度。因此主公才将冀州的一万轻骑尽数交给我等。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渤海,断绝滨海港和青州之间的联系,使得蒋浩然不能首尾兼顾。渤海兵虽然很强,但若是其老家被我等骑兵给抄略了。军心也是会不稳的。到时候不管是蒋浩然还是郭奉孝,想的恐怕就不是怎么平叛,而是如何自保了。哈哈哈……子善,主公率领五万主力在后面,并不是不相信你的武勇,而是要以泰山压顶之势紧跟其后,既能使得渤海的世家对我冀州世家的实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又能使得渤海的小民死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渤海据为我有。从而解决蒋浩然这个主公统一河北的最大强敌。”
“子远先生高见,我等拜服。”
“诸位客气了。公则,进入河间国后,我军就要兵分两路了。一路直插南皮。一路横扫渤海南部并排的东光、重合、阳信三县。彻底断绝蒋浩然的归路。攸的意思,子善一路,隽乂一路。你我二人也分别在这两路之中做个参谋,不知公则意下如何啊?”
“子远所言甚善。不知子远属意哪一路呢?”
许攸听到郭图的这句话,心里老大不高兴。谁都知道南线要横扫三个县,变数很多。而且蒋通若是得到消息回军平叛的话,南线一路就是首当其冲。可以说又辛苦又危险。而南皮一路呢,有了高览的保证,拿下易如反掌。虽然这个任务无惊无险,但是南皮毕竟是渤海的郡治所在,而且听说蒋浩然的妻子儿女都还在南皮。若是也能抓到手里,那是好大的功劳!不是嘛。老爷我不辞辛劳,不避危难,潜入渤海到处串联。那是冒了多大的风险!这个时候你要是知情识趣,就应该主动承担南线一路。可是你现在居然说这种话,那是摆明了要和我许攸抢功了?哼!本初这人就是这样,只图虚名,不讲实际。什么垃圾小人都往里面收……
“呵呵,攸的意思,南皮的高季观毕竟是攸亲自联络的,攸还是去南皮一路吧。”
“不然,子远先生智谋深远,在图看来,南线一路更是需要您啊……”
……
“拜见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自己的父亲都七十二岁了,母亲也六十多岁了。虽然蒋通是个穿越客。但是毕竟一起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自己这一世的父母为了自己也是甘愿奉献一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蒋通对自己的父母也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的。
“呵呵,招弟儿。渤海大叛乱发动在即,你把我们两个即将入土的老家伙搬到青州。为啥不把媳妇儿孙子给一起搬过来?虽然为父知道你这孩子一向焉坏,从来都是你算计别人,别人算计不了你。但是叛乱一起,兵荒马乱的。媳妇和孙子出了意外怎么办?”
蒋通沉默了一会后,回答道:“父亲,母亲,我等自身都是世家大族,深知世家大族需要的是什么。而这些东西是儿子现在不愿给,也给不起的。所以这些年来,儿子虽然尽力安抚,但也深知,渤海世家大族的不满一日胜过一日,迟早都是要爆发的。这次袁本初的谋划,就是个契机,莫如让底下聚集的矛盾都浮上来,来一个总的解决。所以儿子对这次的叛乱真的是乐见其成。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