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一百零六章 入乡随俗话奔丧
再不满意,也没办法。入乡就得随俗。
拿规矩和惯例说事儿,就像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平空给你压了一顶合理合法的大帽子,也真是让人有苦难言!何况,这约定俗成的规矩和惯例,可不是谁想易就易,想改就改的。说白了,不是什么大人物,小民一个,凭一己之力就想移风易俗,那可真是痴心妄想,说不了大家还会把你这个行为归为异类并引起公愤。
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可欣也只好请假陪着木森在发丧前一天,千里迢迢,顶着青天大日头,极不情愿的返回了婆家---到来水镇奔丧。
马不停蹄,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及时叫醒了可欣和木森他们,让他们按风俗到灵棚报到哭丧。
眼下正是暑伏的天气,天空没有一丝风,大早上的起来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了十足的炎热,而且那些不知身在何处的的蝉鸣声在头顶重复的叫着,真是听着就让人心烦。
哇呀呀,真是恨不的扒了皮来凉快凉快。
按当地规矩,出殡下葬时,需要吹吹打打,锣鼓喧天,热热闹闹的才有气氛。因而,昨天晚上管事的就已经请来了鼓乐响器班子过来助阵。
夏日里的农村,暑热难耐,睡不着的村民们,遇上这样的白事儿,大家也是寻到了一乐子,于是,无事凑热闹,他们兴高采烈的围着舞台,看着演员们又唱又跳的一直依依呀呀到深夜。而孝子们也是舍命嚎丧陪戏子,一直坚持到最后。如此这般,几乎一宿没睡。,熬了一夜的孝子贤孙们,这时,眼看着困恹恹的很是没精神。
不过,眼下想补个觉是不可能的了。坚持吧!
于是,早饭毕,门外的歌舞团又开始吹拉弹唱,锣鼓喧天。在这鼓乐声中,街坊邻居一拨又一拨过来吊丧,亲戚朋友也在陆陆续续迎来送往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也越升越高,毒辣辣的日头下,灵棚里蒸笼似地,好像要把人蒸熟了,烤透了……真的是很难站的住人了。
于是乎,不是主事的,不是正差的,远门的,还有亲戚朋友报到之后,都离开了灵棚,各自扎堆到风扇下,或到树荫下乘凉聊天等时辰去了。
但是,无论多热,守灵的孝子们是没办法走开的,加上还戴着孝帽子,穿着孝衣,一个个热汗直流,他们不得不在没人吊唁的时候,使劲地摇着扇子驱赶着漫天的热浪……
再说可欣,虽然是本家孙媳妇,但论辈分,已经出五福,自然是不用像至亲儿女媳妇一样坚守在灵棚里受罪,但她也不得不按风俗,时不时的进去陪着那些前来吊孝的街坊邻里嚎丧回礼……
只是,可欣刚来林家不久,又不常在家住,木森所谓的本家,街坊,她其实根本也不认识几个人。就连死去的这个本家爷爷,她好像也没什么印象。于是,放眼过去,满眼的生面孔,她都不知该如何称呼。汗呀!
不过,既然被婆婆三令五申的专门叫回来奔丧,就一定要坚持住。否则,就不知该怎么教训她了!于是,郁闷,无奈,纠结中,可欣坚持着。她感觉自己的眼睛都是粘的,而且嗓子冒火,都有点儿呼吸困难了……
可欣不免暗叹,我的个神呀,参加这样的丧礼,简直就是一种惩罚呀!
于是,耐不住炎热的可欣,不得不一会儿出去溜号,乘凉,一会儿又进到这能把人蒸熟的灵棚里不痛装痛的干哭。日头下,灵棚里,她不时的来回跑……
虽然她这样已经耍滑了,无奈天气实在太热,没过多久,可欣还是感觉到了自己很是头痛、晕晕的,还恶心想吐。不仅如此,还浑身无力,像要散架似地,胸口喘不过气来。真是难受死了!这滋味她真是第一次尝到,简直终身难忘!
可欣想,这是怎么了?中暑了吗?这样下去不行呀!
这个时候,她想寻找木森的帮助,可人多事杂,木森也不知被派到哪里去了。
没办法,既然没人照管自己,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于是,可欣硬撑着,脱下孝服,再次走出了灵棚。
……
本章已完成!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