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根毒刺(2/3)
下磷火这一点光亮了。那磷火,真如它的别称那样,蓝幽蓝的,影忽现,就好像那各种冤魂出没一般。忽然,一只令人厌恶的乌鸦猛地飞向了天空,把众人不由得吓了一跳。白天听起来挺有诗意的树叶飒飒声,在这暗夜里本就吓人,在配上那常在鬼怪故事中出现的猫头鹰咕咕声,更加显得恐怖异常了。走在最前边的东子不禁打了个寒战,空气中似乎总能嗅到死尸腐烂的味道。神经紧绷着似乎随时,地狱的守门恶犬就会向你扑来,一个不小心它就要了你的性命。走过这里,耳边隐隐约约响着凄凉的微风寂寞地低语,唱着不知什么曲名古老的童谣,为沉眠在荒野山坟的逝者悲哀。这片墓地,并不是用来埋葬一般平民的,据说沉睡在这里的,全部都是死于非命的人们。有的坟墓颇为奢华,大理石制成的墓碑上用金子刻着逝者的姓名,墓前摆放着鲜花。但更多的坟冢则显得十分朴素,甚至简陋,连一块石碑都没有,周围长满杂草的坟冢也是屡见不鲜。这里沉睡的或许是个声名显赫的富人,那里或许是个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但不管这里埋葬的是谁,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是一些枉死之人!”
“大家仔细看好了,这就是铁娘子树,现在我们就分开找那六刺天狗螽。在找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小心,可千万不要让铁娘子的刺给扎着!”慕容晓云用手电照着一棵铁娘子,对众人说了几句。
“好了大家两个人一组,这样万一有什么事情互相有个照应!大家开始吧!”薛元凯高声的对大家说了句。
众人忙碌的寻找了起来,薛文紧紧地跟在东子的身旁,用手电照着铁娘子小声地问到:“哎!东子,你不是说蛊术有十三种吗?你光是说了个金蚕蛊的防治办法了。那别的呢……别的又该哦怎么防治呢?”
“那个以后再给你说吧!现在,我们还是赶紧找那六刺天狗螽吧!只要我们找到那虫子,那郑虎就有救了!”
“嗨!东子,这儿这么多的铁娘子,你还怕我们找不到一条六刺天狗螽啊?你就说说吧!我们边找边说!呵呵!”
“你……好了好了!那你好好帮我照着铁娘子,我现在就给你简单地说一说吧!”
“呵呵!放心吧!只要有那东西,我不用手电都能看到,你就放心吧!”
“哎!呵呵!我怎么把这茬忘了?呵呵!好吧!蛊术最常见十三中蛊术分别是: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
“说重点,这些那会你都说过了!”薛文不等东子说完就打断了他。
“蛊或有形或无形,中毒极易,但辨认之法,是应该万分注意的。中毒后的辨认之法:
(1)以生黄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闻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随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银针于一已熟的鸭蛋内,含入口内,一小时后取出视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
蛊毒非常厉害,能使人惹病丧生,虽有方法医治,也不应轻易去尝试。据说预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
(2)凡食茶、水、菜、饭等物之先,须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动的,是在施毒,急须向主人问道:“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
(3)携同大蒜头出行,每饭,先食大蒜头,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怕受连累,当然不敢下蛊。
(4)大荸荠,不拘多少,切片晒干为末,每早空心白滚汤送下(以二钱为度),纵入蛊家,也可免害。
(5)蛊之由饭酒中毒的,分外难治,故出外宜以不饮酒为原则。
解除毒蛊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黄、蒜子、菖蒲三味用开水吞服,使之泻去恶毒。金蚕,最畏头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蚝猪箭的刺猬,故刺猬是专治金蚕蛊的特殊药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蛊。”
“哦!闹了半天刺猬还有这作用啊?哎!东子,什么是……什么是植物蛊啊?”薛文听完的嘀咕了一句,然后又看着东子问到。
“植物蛊,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植物下的蛊。在香山县的山林里,有一种草叫胡蔓草,叶子像莼花,有黄色、有白色,叶子含有剧毒,放入人的口里,人就会百孔出血;叶汁若吞进肚子里,肠胃也会溃烂。当地的莠民常常利用胡蔓草做蛊害人。
崇祯时代某年春天,云南人罗明夔到香山县当县令,了解胡蔓草害人的情节以后,就下令:一般人向本县告官的,每人随缴胡蔓草五十枝。
这道命令下了以后,胡蔓草也就砍光了。罗县令把收缴的毒草,亲自监督杂役焚烧,不久,这种毒草便在香山绝迹。
当地的医生也订有治胡蔓草剧毒的药方:取母鸡孵的鸡蛋一个(没有长小鸡的),把它煮熟,研成细末,加一汤匙清油,中胡蔓草毒蛊的人每天服一次,就会吐出胡蔓草蛊。蛊在“上鬲”的,加用胆矾五分,放在热茶里溶化后服用,就会吐出蛊来。蛊在“下鬲”的,用郁金水二钱放在菜汤里服下,蛊也会被吐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