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墨香飘远(1/2)
墨香居一直以来都是云中郡生意最为红火的书铺,其中缘由自然没人清楚,可以说老板相当具有经商天赋吧。没人知道和珅和大老板的身世,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家名为“墨香居”的书铺在两年前还是一间小得无人问津的小书摊,是老板和珅通过两年的奋斗,购置了这黄金地段的大门面,成为独占鳌头的大书铺。
在大梁国,书铺其实一向不缺什么生意,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平民,都会需要一些精神食粮的,只不过层次不大一样就是了。再有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书籍的阅读对于修行是有帮助的,只不过这帮助是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但即便是这样,大梁国的国人们在民风尚武的同时也不忘尚文,史书中曾经记载,大梁开国十五年,全国便掀起了全民读书的文潮。官府更是对每人必须读够的书目做出了量化的规定,拥有梁国身份最低等级的平民每年必须读够十本书,随着身份等级的增长,则要多读十本,而大梁皇帝更是以身作则,自己一年所读的书居然需要上百本。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那一次的读书文潮可以说是轰轰烈烈,以至于到了现在,官府已经不再强行要求,但很多百姓们已经将这种习惯保留了下来,虽然算不上真正的书香门第,但也极少不能识文断字的。
老板和珅眯着眼,笑呵呵地看着自己经营多年的心血,心头也不免泛起了一丝得意。
“掌柜的,恕小的多句嘴。”
旁边的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招呼完了客人之后凑到和珅身边,“这对面街上的那文华阁动作挺大呢,很多书都便宜了不少,把咱们不少的客人都吸引过去了。要说以前,咱店里这会儿可不止这么点客人呢,这也太冷清了。这要真闲下来,我还真有点感觉不习惯了。”
这小厮是墨香居里的杂工,叫做刘四,杂工做得事情很杂,反正和珅已经做了掌柜了,除了需要看着店和接待一些重要的客人之外,陪客人看书、选书,推荐书,整理书台,打扫书铺卫生等等杂七杂八的工作都是底下的人去做了。
刘四趁着店里空荡荡无人上门的时候,就会来找掌柜的说说话。他平时就对这一条街上周围的书铺颇为关心,全都看做了有可能使自己失去这份活计的假想对手,是以一旦其他书铺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都会很及时地禀告给自己的掌柜。当然,他心中的另一点小心思也是不言而喻的。
“嗯,知道了。”和珅轻轻地回了一声,依旧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显然对此并不在意。
刘四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见掌柜的似乎无动于衷的样子,但只有熟悉这位笑里藏刀的掌柜的人,才会明白,咱们这位掌柜其实已经胸有成竹了,根本没有将那些跳梁小丑放在眼里。
但他并不想放过这样一次虚心讨教的机会,就算自己知道,也必须要装作不知道才好,刘四微微弓起身子,放低声音,询问道:“掌柜的,咱们不需要做点什么吗?”
“做什么?”和珅淡淡说道,“看着便是了。”
区区小伎俩,还没有到让他出手的程度,连思考对策都不需要,而他也根本没有在想这件事,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烁而过的是两年前的一幅画面,那个让他在几乎要山穷水尽的时候,无意中的遇到的人,无意中知道的事!
而正是这无意中发生的一切,却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穷困潦倒成为了过去,他再也不需要从早到晚面对着那个让他几乎对生活绝望了的破书摊。
而这个隐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秘密,便与读书修行有关。
书有好坏,内容包罗万千,无奇不有,自然不是随便一本书就可能对修行者的修行就能有帮助的。这其中便只有“启蒙”读物才会对修行有所助益,就如同武功秘籍对于武人一般,“启蒙”读物的稀缺可想而知。
所谓“启蒙”读物便是修行的入门书目,例如《文华经》,这本书的名字倒与另一间书铺文华阁颇为相近,还有《太上感应诀》、《紫薇斗数》、《武穆图》等等,和珅从那一次起死回生的意外之中更是获悉,启蒙读物对于修行者的帮助在于它是所有修行者能够将精神力聚神成为神识的必读之物,除了极少数天生精神力十分强大且稳定的先天天赋异禀之人,没有人是不需要启蒙读物的。
人族的精神不似妖族、更不似魔族,无数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于修行聚神做出了前赴后继地努力,但经过时间与实践的证明,唯有常读这些对于精神有帮助的修行入门书籍才是最为合适的,或许一个人在情绪起伏,遇到危险,经历生死的时候,精神会受到波动,但那只是暂时的,或者说,不是稳定的,对于修行来说,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或许也可以做到聚神,但没有人会去尝试。
这个秘密对于在学院学习的修行者来说如同常识一般,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异于天大秘闻了,光知道这些还是不够,书籍来源也是很大的问题。
如此稀缺的“启蒙”书籍,自然获利丰厚,但对于其他书铺老板来说,想要获得启蒙读物根本就是求货无门,但他和珅则不然,这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最大依仗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