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三十七章,双赢(1/2)

第一百三十七章,双赢

周五一大早,陶家岳就在办公室接见了来汇报工作的邓泽光,陶家岳一看晒得黑黑的邓泽光就笑了起来,看来邓泽光自己最近经常在乡镇跑还真没有假话,这皮肤就是最好的证明,陶家岳心情一好就打趣起邓泽光来:“我们的白面书生怎么变成了黑老包啊。”

“晒黑了也好,陶书记,晒黑了老百姓愿意和我话,还有补钙的作用。”邓泽光看出陶家岳的心情不错,看来华裕富的死对他的影响不大,不过邓泽光也在想,华裕富这一死不知道多少人可以睡得安稳了,从某种意义上来,华裕富的死还是很值得的。

“嗯,我们的泽光同志的不错,这句话我要在会上讲。来坐下话。这次让你来是有好事,免得你们老我找你们的时候尽是麻烦事,陈永福是我在京城经过朋友介绍的认识的,他有意来宁山开拓市场,不仅是开一个大卖场那么简单,他还想把宁山的特产收购起来拿到全国去买,我也觉得他的这个做法是一个创举,既节省了物流成本,有充分发挥了市场效应,这个举措将成为一个模式,我看红坝最近的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都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市场开发方面还做很不够,这下好了,如果不愁卖那就可以放心的扩大生产规模了,有时候我们不能好心办坏事,一边去鼓励老百姓去大力生产一边又不管他们的市场和销路,到时候老百姓空忙一场就要骂娘的。”陶家岳一边一边给邓泽光倒茶,邓泽光何曾想过能有这样的待遇,双手接过茶杯,充满感激的:“谢谢陶书记的支持,还是领导考虑事情周全,心里话,当初计划搞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市场,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合作伙伴,简直是救命菩萨。”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真心做事就总会想到办法的。泽光,现在县里干部的精神状况怎么样,对于县委制定的产业政策执行力度大吗?”陶家岳问起最关键的干部情况。

“谢谢陶书记的关心,还不错,特别是双喜同志(副书记)和老宋(纪委书记)一直都在下面跑,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下面的干部积极性很高,两个书记的年龄虽然大了一点,但党性和原则都很强,执行力更是没有话,现在我需要的是时间,很多事以前都被耽误了,起来,我要向您检讨,以前太飘了,沉不下去,一直有很多事都没有去做,看见现在班子里的干劲和老百姓态度的转变,我有两个感觉,一种是愧疚感,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存在着问题,二是成就感,看见现在的局面就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也能得到干部的支持和老百姓的拥护了,我相信再有几年,红坝的局面就会有一个质的转变,所以我再次感谢上次陶书记的批评,洪钟大吕,醍醐灌顶啊。”邓泽光的言语中充满了真诚。陶家岳则是心情更好,孺子可教啊,这个邓泽光看来是个人物,假以时日超过自己也并非不可能。

“泽光的感触看来颇深啊,老人家曾经过,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你有这样的认识我很高兴,相信以你的才干一定能带领县委一般人给红坝带来深刻的变化,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这些人才是我们干事业的中坚力量。”陶家岳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站起来对邓泽光:“时间产不多了,我们去公路上迎接一下陈总吧。”

此时邓泽光更加佩服起陶家岳来,他可是听就连柳明烈来宁山,陶家岳都没有上路去迎接,而是在市委等着,现在一个商人,社会地位可是比柳明烈差的不以里计,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陈永福来宁山,顶多派一个副市长去路边迎接一下就是天大的面子了,但现在陶家岳亲自出马迎接,可见经济发展在陶家岳心中的地位。

陶家岳没有让邓泽光上自己的车而是让邓泽光也把车开着,同时吉宏盛也开着车,政府那边是分管农业的孔明风也开着车一起到宁山的标志建筑立交桥前面一点,停车等着陈永福一行,等的时间也不长,不到五分钟,就看见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奔驰600,疾驰而来,看见几辆车停在路边后就听了下来,陶家岳马上迎了上去,只见车上下来了一个精瘦的男人,一看就知道是南粤人,走的很快,一边边大声的:“不好意思,怎么劳陶书记的大驾前来迎接,太客气了,陈某有愧啊。”

“陈总,客气什么,你大老远过来,我们迎接一下是应该的。”陶家岳的很真诚,接着把双方的随行人员彼此做了一个介绍,陶家岳特地指着邓泽光:“陈总,这是我们宁山最年轻的********,他那里可是有不少宝贝,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你要不去红坝看一看,会很遗憾的。”

“陈总你好,我代表红坝六十五万人民热烈欢迎陈总去红坝参观考察。”邓泽光一脸激动的表情,陶书记看来是不遗余力的在推荐红坝啊。

“陶书记,来宁山我就听你的啦,你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面对陶家岳的热情,陈永福也给出了极大的诚意,瞧这话的,连陈永福身边的随从都一脸惊讶,他们的老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