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变化(1/3)

湖市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就拿5年前的老大难,交通问题来说,目下已经大为的改善。这些年,汽车的保有量依然大幅度的增长,可交通却变得更加通畅。一方面得意于地铁环线这些基础建设,硬件设施的大幅度修建。但更为主要的是,却是城市整体的把控,软件方面的提升。

以交通的规划为例,具有更为先进的道路管理理念:设定道路的等级。

这到底是是什么意思?

全市的所有的交通,主要有桥梁,大道,环线,小道,街道组成。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人行天桥,这些物体共同构成。

道路的等级就是根据单位面积被使用的频率的高低,设置优先顺序。

以上为例,桥梁一定是单位面积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体。

其次是各条贯穿整个湖市的主干道。

接着是和主干道相连接的小一点的马路,

最后则是更小一点的无数条街道。

至于环线,会在之后再做单独的论述。

所以等级上的设定顺序是,拥堵程度:桥梁大道<大道<小道<街道

桥梁发生了拥堵,那么与之相连的大道,一定会发生大面积的拥堵,哪怕中间很多地方还是空的,由于都要过桥,最终就会形成以大桥为中心的大面积拥堵。

大道发生拥堵,那么以汽车开车的顺序而言,他赌点的更前方,就算是空的,你也别想飞过去。作为城市的大道,车辆只是以它为交通的工具,绝不会成为交通的终点,成为司机的目的地。这些司机选择大道,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出这条大道,而不是没事在大道上遛弯,不停的开车,周而复始。他要去的地方一定是这条大道之外的某个地方。

当然,小道也好,街道也罢,司机最终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停在这里。当然胡乱停车的例外。他们只是使用这些通道大道回家而已。绝不是为了占有它们。

换句话说,如果大道不赌,这些车一定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口,驶离出去。绝不会留在大道上给别人添堵。每个人想回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发生堵车的因素是很多的,交通事故,行人的横穿马路,再就是红绿灯的胡乱设置,或者说没有整体规划性的设置。接下来,就以红绿灯和大道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5年以前的红绿灯的设置,只要是路口就会有一个,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范交通事故,同时行人也能够更加的安全。当然这一定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这也是红绿灯的使命。

现在,依然如此。路口同样有着红绿灯,这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此刻的红绿灯不再是以一个路口,或者两个路口进行设置,而是以一整段的道路进行整体的规划,可能是10公里,也可能是5公里。

同时红绿灯也不再是一盏灯负责来去两边的车辆,而是一边马路负责一边的交通,他们并不是同时变灯,可能左边大道是红灯大道禁行,可它的对面路灯却是绿灯,车辆却在通行。

以一个段十公里的道路为例,最东边的道路开始,由东向西的方向,打开绿灯,放入车辆通行在大道上。它的另外段在最西面,由西向东同样打开绿灯,也放入车辆进入。这段路的设置,是以两头的进口为起点,以两头的出口为终点。

以此段路最高时速60码为设置,依次在它行进的方向上,依次打开绿灯。整条道路10公里,从第一辆车到出去,花去10分钟的时间。红绿灯以10分钟为一个轮回。理论上说这条道路在这10分钟就是畅通无阻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将车速开到60码,也许40码。只是60码是最高时速,由于红绿灯是按照60码的最高时速设置,你想超速,也是没用的,因为你前方的是红灯,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减速了。

那么开40码的不就容易出现后半路被堵死的情况呢?堵在大道上超过10分钟,可是很耽误时间的?

一则,不是每个司机都是从头开到尾,他可能中途就右转驶离了这条道。

第二:和车辆合成的湖市本地系统的道路提示,对于你要去的地方,按照你目前的速度,给出最适合的出口驶出大道,在变灯前转上的其他的道路,这样也可以免去在大道上等红灯的耽误的时间。这是本地交通系统和导航系统的完美结合。

因此这条关于大道的规则,出现了第一个难点。

由大道通往小道或者街道的右转驶离出口,必须得保证是通畅的。就算他对面的小道向大道行驶的进口目前在排队,在等灯,也绝不能占用这边出口的口子。

这条规则就是,桥,或者大道,进口的时候可以排队,但是出口不能排队。“出口大于进口的原则”。

至于等红灯,就是为了行人和左转的车辆通行,有了软件系统的帮助,这些左转的司机,不想等这么长的红灯,也可以灵活性的选择其他的道路。

以武珞路的为例,起点长江大桥阅马场段,终点光谷广场。这段距离总长10公里,红绿灯无数,与两条大的大道相交,中南路和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