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章 范阳之争

李隆基相诏,李瑁不敢拖延,与江采萍匆匆告别后便跟着传旨的太监一同赶往了温室殿。

说来也巧,李瑁走到温室殿门外时,恰巧遇到了同样奉诏而来的太子李亨。

李瑁上前拜道:小弟李瑁拜见太子皇兄。

李亨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似是嘲讽道:十八弟今日倒是难得,眼中竟还有为兄这个太子。

在李亨看来,自己这个十八弟仗着军功和父皇的宠爱,从来不将自己这个太子看在眼中,更何谈什么尊敬了。

李瑁和李琮欲取李亨之位而代之,早已满朝皆知,这可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李瑁自然听出了李亨的话中之意,嘴角轻轻一扬,笑着回道:俗语说得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皇兄还是太子一日,小弟就该礼敬一日,也是应该的嘛。

李瑁,你不要太猖狂。

李瑁方才言下之意竟说他这太子之位早晚有当不下去的一天,顿时气结,恨不得将他这番话公诸于天下,让天下人看看李瑁李瑁的狼子野心。

不过李瑁的话出自己口,入于他耳,这天下除了他们两人再无人知晓,李亨拿李瑁没有半点办法。

不知小弟说错了什么,竟惹得皇兄如此动怒?李瑁故作一脸茫然之色,问道。

李亨也是城府极深之人,练气的涵养还是有的,他一摆袍袖,咬牙轻笑道:好啊,咱们走着瞧。

说完,李亨便走进了温室殿。

李瑁见自己未能激怒李亨,也不气馁,耸了耸肩也就跟着走了进去。

此时安禄山已经得了李隆基的召见,进了温室殿,正陪着李隆基还有杨玉瑶在殿中饮宴观舞。

太子到,寿王到。御前太监一声清唱,李亨和李瑁二人联袂而入。

儿臣李亨,儿臣李瑁拜见父皇。李瑁朝着安坐殿上的李隆基俯身拜道。

我儿无需多礼。李隆基抬了抬手,让李亨和李瑁起身。

安禄山见李亨和李瑁进殿,立刻支撑着站起了肥胖的身子,无视般地绕过了李亨,反倒径直走到了李瑁地身前,弯腰拜道:末将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拜见寿王殿下。

安禄山之言一出,一刹那,李亨的脸色赤红,难看到了极点。

他李亨才是大唐的太子,东宫的主人,未来的皇帝,而安禄山竟然无视自己,直接向李瑁行了拜礼,这叫李亨的脸上如何挂地住。

此时莫说李亨了,就连李瑁和李隆基的脸上也露出惊讶之色。

你这胡儿当真大胆,为了见了太子和寿王你怎么只拜寿王不拜太子了?李隆基指着安禄山肥胖的身躯,奇怪地问道。

安禄山挠了挠头,一脸不解地问道寿王殿下乃陛下亲子,又在剑南大败吐蕃,有大功与朝廷,末将自当拜见。末将不识朝廷礼仪,却不知这太子是何官职,末将也需要参拜吗?

哈哈哈。

李隆基和杨玉瑶听了安禄山的话顿时笑了起来。

李隆基指着安禄山道你这胡儿倒也是个实心眼,你需知道,太子可不是什么官职,他也是朕的皇子,是大唐的储君,位份可比寿王还高,将来朕话。毕竟王斛斯是走是留与他无干,他有何为了此人恼了李隆基。

李隆基皱眉问道:如此说来瑁儿也是认为应当留下王斛斯吗?

李瑁摇了摇头道:启禀父皇,儿臣并非此意。

哦?那我儿是何意?李隆基一下子来了兴致。

李瑁回道:王斛斯在范阳节度使之位两年,未建功勋,理当罢免,只是安将军毕竟初升平卢节度使未久,恐怕一时难以同时兼顾两镇军务,儿臣以为太原尹裴宽久治地方,极有才干,可为范阳节度使。

裴宽两字从李瑁地口中缓缓吐出,李隆基的脸色终于舒缓了下来。

裴宽此人李瑁并非胡乱举荐,而是有所思量的。

裴宽乃闻喜人,河东世家裴氏子弟,他既不是李亨的人,也不是李瑁的人,更不是李琮的人,他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心腹。

裴宽少年为官,开元年间曾为替李隆基执掌制诰的中书舍人,专门跟在李隆基身侧,为他拟草诏旨,深的李隆基的信任。

所以说,李瑁推举裴宽为范阳节度使,非但资历和能力足够,更加符合李隆基的心思。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