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殿试(2/2)

陈治愈也不敢多看,扫了一眼就急忙把头低下,保持着十分谦恭的姿态。

“今日殿试,由本王亲自主持,邀请了太师、丞相、大将军和崔阁主四人一同陪考,借此机会,我带老四来领略领略诸位学子的风采。

你们十个人大考的文章我都看过了,而且挨个做了朱批,印象非常深刻,能从这么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确是很不容易,足以当得起国之栋梁四个字。

我现在只是记得你们每个人写的文章,但人和文章还对不上号,你们十个人先自我介绍一番吧,也让本王和四位大人做到心中有数。”王上说道。

这位王上名叫肖元,玄王境界的高手,具体是几品,陈治愈也判断不出来,四王子名叫肖彻,也是肖元最小的一个儿子,肖元膝下只有四个儿子,还没有女儿呢。

“微臣司马鸿儒,吾王万岁,王子殿下千岁,四位大人安康。”司马鸿儒第一个说道。

紧接着,陈治愈等人也是依次照着相同的模式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好,这回就对上号了,出于公平起见,你们十个人抽签决定殿试顺序,我会针对你们每个人给出不同的题目,你们拿到题目之后可以有一刻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发表一番论述,可长可短,但是要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中间有停顿的话就算结束,听明白了么?”王上问道。

陈治愈等十人齐声应诺,司马鸿儒四人也是微微点头表示此举可行。

王上随手甩出十个光团,在空中散落开来,陈治愈等人伸手随意从中取走一个,入手就变成了一颗珍珠,上面刻着数字,陈治愈抽到的是十,看来是要最后一个出场了。

“谁是第一个啊?”抽签结束之后,王上问道。

“王上万岁,民女邓洁,抽到了第一个。”邓洁站起身来说道。

“哦,邓洁,好,那就你先来。你大考写的策论文章论述的是教育,谈的很深刻,但现在民风尚武,稍微有点天赋的人都争着抢着去修炼,认为这样才是变强的上乘途径,而读书学习都是那些没有天赋之人做出的无奈之选,如果让你写一篇劝告百姓努力读书学习的文章,你会怎么写呢?”王上问道。

邓洁点了点头,开始凝神思考,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邓洁张口就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光是一个开头,就让王上、王子和四位陪考官眼睛一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连太师谭千尺也坐直了身子,认真的听着。

邓洁的论述很简单,就是以荀子的《劝学》做底子,稍加修改,让它更符合玛雅王朝的具体实际情况,而且邓洁用的是全篇的《劝学》,而不只是我们高中课本上节选的那一小段,洋洋洒洒就是数千字。

“故,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邓洁文章收尾,长出一口气,胸膛也是微微的有些起伏。

“邓洁的这篇文章,太师以为如何?”王上问道。

“善。”谭千尺只说了一个字。

“能当得起太师一个善字已经很不容易了。下一个是谁?”王上不多做评价,直接问道。

接下来,又有几名学子回答了王上的问题,但一时间肯定都没有邓洁想到的这么多,这么经典,因此,邓洁虽然是大考的第八名,殿试的表现却要好过拍在她前面的人。

小美是五个答题,王上知道她大考写的作文论述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这里就让她在说一说农业的重要性,小美灵机一动,用的是汉代晁错的《论贵粟疏》做底子。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岁孰且美,则与民大富乐矣。”小美又是轻轻松松一篇策论,字数没有邓洁那么多,但也是思路清晰,句句经典。

这次评价小美文章的是司马布,他说小美的见解比当下朝中主管农业的官员看的还要透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