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血浴海城铸军魂 201 【既用又防】(2/3)
不太看好移民实边,都将这桩子利国利民的事儿看做是帝、后争权的产物。在两股大势力的彼此厮杀纠缠中,移民实边是举步维艰,走得跌跌撞撞。关内各省州县捏着报备迟迟不交、户部侍郎绵桓以夏解未至、筹措赔款尚且不足为由,拒绝调拨银子给盛京将军衙门,转付给榆关、锦州两处要害。皇帝要调兵船,太后暗示李某人借口推托,李某人也想借机敲打皇帝一下,拖着不办。
试想,与移民实边主导者杨格有互相依存关系,甚至是衣钵传承关系的李中堂尚且如此,谁敢看好移民实边呢?
“你们多多襄助,移民实边自然能成。派你去,就是要勘察锦西、营口水道,兴建运输船靠泊码头的。杨格所为的移民实边,正是老夫要在暗中大力协助的定国之大计。昭庡啊,你无需多虑,出关赴任,前程光明呐!你看看跟随杨格征战的那些年轻人,如今副将、参将、游击一大把,他们的年纪啊,大多比你还小三两岁。他们的学识呢?比你差得多咧。老夫请你去榆关帮办营务,就是要当好杨格的诸葛亮啊。”
诸葛亮?!杨格是刘禅?!恩相的这个比喻有些不对头。
略微往深处一想,伍光鉴明白了,恩相此次是当真重用自己呢!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即便是在仅有二人的凉亭里。在伍光鉴看来,自己就是从学识出发给杨格以参佐决策,其他的事儿自有他人去办,他们身负的使命如何?自己不能打听也无需理会。
“卑职愿往。”
“好,好,今晚就在贤良寺住下,明日会齐京城中所选之才前往天津,再汇合北洋衙署挑选之干才,出关去吧!”
“辄!卑职告退。”退出凉亭,伍光鉴突然想起一事,又向前走了两步,打千禀报:“恩相,方才经过督办军务处时,看到袁道台从内里出来。”
“知道了,你去吧,好生休息,明日还要赶路。”李鸿章神色如常,杨格的电报里已经说过袁世凯进京的事儿,但是袁某人迟迟没有在贤良寺出现,哼哼.......那督办军务处里,除了六鬼子就只有荣禄,其他人,犯得着袁某人去拜见吗?看来,袁世凯不是准备投效皇帝就是投效老佛爷,准备与淮系划清界限了。
督办军务处,哈哈,这个战时机构变成常设机构,还在靠近杨格宅子的南河沿胡同口堂而皇之的设了衙门,真以为能仿效德意志帝国成什么“大清帝国国防军参谋总部”?那杨格在第一军搞出军令部来作甚?!鬼子六鬼则鬼矣,惜乎对军事知之甚少,对西洋各国的国防体制也知之甚少,浑然不知被杨格使了个障眼法啊!
袁某人野心勃勃,放着聂士成举荐的第一军司令部军政部总监不当,巴巴的跑回京师来走门路,这回算是投错门了!
京师里眼线众多的李鸿章很清楚,袁世凯在踏进督办军务处大门之前,还去过翁中堂府邸,却被李某人的老政敌翁同和当做“奸细”,毫不客气的撵了出去。这种小人,活该背时呐!
“恩相,花翎提督汉纳根大人来了。”
随着李逢春的禀报,李鸿章的副官汉纳根已经大步流星的走到凉亭边,略一立正敬礼就步入凉亭,又转为鞠半躬再行一礼,顺着李鸿章的手势坐下。
“中堂大人,鄙人刚刚从督办军务处得到消息,朝廷决定统一各机器局所造武器制式,以88年式步枪和子弹为标准,这......是一单大买卖。各机器局要采办七九口径之制枪机器和无烟火药原材料,其中硝酸、铜皮诸项,若按照大清国新整编军队三十万,常年备弹三万万发计算,需求量惊人呐!“
“这事儿成不了。”汉纳根兴致勃勃的一番算账,换来的却是兜头一盆凉水。
李鸿章心里有算计,杨格给恩相的电呈与给督办军务处的电呈不同。也不能说是不同,而是杨格所言和奕訢所期望的办成统一制式枪械的时限和最佳时间有所差异。奕訢巴不得立即就办成,如此,朝廷就卡住各地督抚的脖子,整编军队就轻而易举了。可是,鬼子六没有算清楚账,各机器局要改变枪械制式需要更换机器的银子最少在千万两之数,朝廷拿的出来吗?
杨格的看法是以北洋机器局为主,随着移民实边的进度逐步扩大军工产能,在鞍山、本溪的煤铁资源开发成功,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再选定相宜的步枪制式,以绝对的产能优势压倒别的机器局,然后以第一军和今后整编各军采购天津局,而使得别的机器局没了军队采购或者朝廷、地方财政支持。此时,就是天津局出手兼并各地机器局的良机,也是统一军械制式之最佳时机。
按照杨格的估计,应该是在五年之内完成此事。
年轻人,能有杨格这般大局观和操控能力者,不多!目前而言,老中堂也是仅见一个——杨格。
衣钵传人,虽然要防他“功高震主”,也要慢慢放权让他在决策层面上主导北洋,这个矛盾,老中堂自觉能够协调,能够操控。别人嘛,做不来的!此时跟汉纳根也说不明白,还是让他去一趟榆关好了。
“大尉,此时老夫做不了主,你去榆关与杨致之商议着办理即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炼神途
雄霸蛮荒
俗主
快穿之奈何反派不做人
大魔王她回来了[全息]
星壶
直播,这只土拨鼠居然吼我
废材狂妃狠腹黑
手握签到系统在年代文苟着
龙境秘踪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