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4章 珺琪往事八一——吴是福(1/3)

医生建议往上海肿瘤医院摘除,我一下子懵了。一个上海大城市都不曾往过的女孩却要带孩子到城市所在的肿瘤医院做手术,想想都难比登天。

可是,更可怕的还是高额的治疗用度。医生猜测要几万块钱用度。几万块?是两三万还是四五万?而我工作近三年也只有五六千的存款。

齐正哲都还躺在医院里,天天要支付高昂的用度,好在有齐正礼撑着,如今,郝佳又要动手术,这可真叫灾患丛生。

现在要和哥说一说吴是福这个人了。

哥可能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哦,有?对对,就是那个骑自行车撞着我的人。他在民政局门口开了个小餐馆。我和同事时不时在他小餐馆聚一聚。哥记性可真好。

或许真叫不打不相识吧,自打他把我撞进医院之后,我们之间的来往就增多了。

一方面是他总是跑到我们的包子展来预订包子。

他那个小餐馆有时候会承接三四桌的小酒席,比如摆满月席或周岁诞辰席什么的。

阳江县的人都有给小孩做满月做周岁诞辰的习俗,反而十岁诞辰二十岁诞辰之类的诞辰席不大会做。

在这样的宴席上,吴是福开创了一道很受欢迎的吃食——在客人们大吃大喝之后上一盘热腾腾的包子。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做法。客人们大吃特吃各种佳肴之后,再吃大米饭会感到撑,吃不下,可不吃,又担心晚上肚子饿,这时,吃一个包子下肚,什么担心都没了。

据说,吴是福开创之后,不单那些小餐馆,连阳江饭店等一些很高级的饭店也纷纷鉴戒学习。

所以,到齐正哲包子展来预订包子的人就有了必定的数目。

另一方面,遇上我们不愿煮饭烧菜,我们总是步行到吴是福的小餐馆炒几个菜吃饭。

这个时候,吴是福总要想方法让齐正哲喝几杯酒,他陪。生意忙的时候,他借端菜给其他客人的时候绕到我们这一桌来喝一大口,而后接着往炒他的菜;闲的时候他索性坐下来和我们边饮酒边唠嗑。

吴是福很会唠嗑。他讲过一个笑话(实在是真人真事)把我笑得肚子疼,把齐正哲笑得将含在嘴里的吃食喷在桌子前,搞得齐正哲羞愧难当。

说一个中学校长,能吸烟能打牌也会放荡自己,可就是不能饮酒。遇上来了客人,只能叫总务主任和团支部书记陪酒,由于这两个人的酒量特别好。

那个时候一个月工资才一百五十元,他们喝的酒是二十八块一瓶的汾酒,一桌下来,少则两三瓶多则四五瓶。四五瓶,那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呀。

这校长呀,就很不舒服,下定决心要学饮酒。便找到总务主任和团支部书记,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校长说要学饮酒,那岂有不教的道理?他们把校长请到总务主任的单身宿舍,让校长坐在一张木椅上,把双手绑缚在椅背上,便开端教校长饮酒。

下酒菜只有一碟花生米。两颗花生米,一瓢酒。一瓢酒下肚,校长砸吧砸吧舌头,感到还可以。再喂两颗花生米,接着一瓢酒。问校长还行不,校长说头有点晕。总务主任说,晕?那阐明能喝呀。再来一口。

于是,又是两颗花生米,一瓢酒。这第三瓢酒下肚,总务主任还没来得及问校长的感受,校长头一歪就不省人事了,吓得两个行政领导赶紧把校长送往医院。

你看,这笑话,我说起来,一点趣味性都没有,哥的反响阐明了这一点。可不知为什么,吴是福说起来,特别有味。那声调,那形态,那绘声绘色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正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变得非常熟悉,齐正哲和他都已经称兄道弟了。每逢春节回家,吴是福总要用他的自行车为我们载一些行李到车站往坐班车,而每一年年后返回阳江,齐正哲总不忘到正哲超市挑上等的礼品送给吴是福。

在齐正哲成为植物人之后,吴是福特地关了两天的店门,同我一起往齐家屯看看齐正哲。

所以,虽是一个小餐馆的小老板,可吴是福比很多有修养有素质的人都要崇高,那些在官场上勾心斗角的人,和吴是福比,简直就是人类的垃圾。

在郝佳治病这件事上,正是吴是福倾全力赞助我才让我度过了难关。要知道,哥,郝佳在上海肿瘤医院动手术前前后后总共花了近五万块钱。而我向同事借款包含我自己的存款仅仅两万出头,其他钱都是吴是福想措施出的。

吴是福倾尽了他所有。

我的不幸或许是很多同龄人所不能比的,但不幸之万幸是在我无法支撑下往的时候总会有仁慈而又有情有义的人来帮我。

当年我和父亲跌跌撞撞跑到齐家屯县,是齐正哲一家接济我们,这一回,是吴是福。

然而,哥你信任吗?这么仁慈而又有情有义的人竟然被上苍早早地召往了。

吴是福逝世于车祸。

祸害始于摩托车。你说奇不奇怪,竟然又是摩托车!

而且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也不知怎么了,吴是福那段时间做梦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