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赵常柏(2/3)

了几分:“黄河,那是一条很大很大的河,她流经很多地方,里面沙子很多,她经常会在我梦中出现,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哗哗水流声。。。”

他双眼无神,犹如痴人呓语一般,常柏却一字不漏的暗暗记在心里,下山历练百次有余,天南地北都曾去过,却从未听说过黄河,鬼使神差的,莫名想到了师妹不久前说起的霞飞真人,只觉得两者必有关系,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愣了有那么一瞬间,张曜回过神来:“既然来了,那就在府中多住上几日,免得以后说我们张家待客不周,传出去让人笑话。”

常柏有些搞不准他的意思,刚才还赤裸裸的想要撵人走,这会儿态度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前倨而后恭,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知道你很不解,按我的意思,你这种来历不明的人还是趁早撵出去最好,奈何我夫人绝对不准,她既然说你是四哥,那我自然不会拆她的台,你说对么,四舅哥?”

“来历不明?”他哑然失笑,摇着头道:“我怎么会是来历不明之人呢?”虽是这么说,心中也在想哪里出了差错,那拜帖是真的,清河赵氏老太爷亲手给的东西,当日还想留他多住几日,却被婉言谢绝了。

赵老太爷什么心思大概也能猜得出来,为的无非就是家中子弟,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拜入琼华门下,可怜他老人家年过七旬还要为家族兴旺操劳,为儿孙前程操心,却不晓得这拜师收徒机缘最为重要,机缘到了,人在家中师父寻上们来;机缘不到,相谈甚欢不识真仙!

“这话说透了就没意思了,四舅哥,你说是么?”

张曜说的一点都不含蓄,也是让常柏头疼,本身还不知道那里出了纰漏,就是想辩解也是无从说起。

“好了四舅哥,你车舟劳顿想必一定累了,我这就安排人给你接风洗尘。翠儿,让厨房做一桌席面,晚上我要跟四舅哥好好喝一杯!”

“是,少爷!”

常柏的到来称不上大事,但毕竟是赵琪娘家第一次来人,拜过老夫人后便在府中住了下来,每日陪着师妹说一些话,他虽说年长,但这修炼之道却是达者为先,师妹可是金丹境,他一个小小的筑基修士只有受教的份,就是想讨论都做不到。

除了请教一些修炼上的事情外,最为留意的不是张曜反而是小六,赵琪说霞飞观毁于天灾中,这也就骗骗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乡野村夫,等他前去细细勘察一番,定能找到蛛丝马迹来!

“道本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有阴阳二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又曰乾坤,乾乃至阳至刚。。。”

房间内,面对新来的听众,小六道长毫不怯场,将今日所讲内容娓娓道来,他由浅入深又兼之语言生动,常柏听得是如痴如醉,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又脸色狂喜,待小六道长讲完后,意犹未尽,一双眼睛亮的吓人。

在琼华,大部分新入门的弟子是没有师父的,他们会被安排在一起学习门派功法,多是些吐纳蕴养气感的基本功,还有一些基础剑术,除此之外读的最多的就是道家各类经书,这些人并不算是琼华弟子,只能说是获得了入门资格,只有当他们养出气感踏入练气境后,才算真正入门!

只有入了门,门派才会安排拜师,南桓座下的三四五六四个弟子就是这么来的,个人天资不同缘法不同,故而拜入门下的时间也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六师弟比几位师兄年龄还大这种怪事。

道经常柏自然也是读过,只是当初一直忙着蕴养气感,这种于修炼无用的枯燥书籍他一直都不感兴趣,基本上所有的入门弟子都是如此,修炼时废寝忘食,学经文时昏昏欲睡,他们宁愿胡思乱想以后拜师时的风光场景,也不愿在经文上多看一眼。

今日听闻小六道长讲解道经,他只觉得茅塞顿开,许多问题在瞬间迎刃而解,有些是修炼时的疑问,有些是功法上的不解,就在这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整个人犹如醍醐灌顶了一般,体内法力奔流不息,相比从前要顺畅近一倍,心中更是传来阵阵明悟,只待回去后闭关一段时间,筑基八层指日可待!

也是他机缘到了,虽说拜了师,可师父南桓剑仙根本见不到人,平日也多由二师兄代师授业,如若修炼时遇到了问题,也可向他请教,只是一次两次还好,若是次数多了,别人不说什么,自家反倒会先感觉羞愧难当,觉得耽误了别人。

修行之路好比登山,一路艰难险阻不说,抬头仰望却现一山还比一山高,许多人倒在了半路,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因为缺少恒心,而是前行无路入地无门,困死在了脚下。

故而仙修中流传一句话:释道之恩不亚于再生父母!常柏与小六道长非亲非故,今日受他点拨之恩,这个恩大于山,必须要还,否则以后将因果缠身,妄想得道!

常柏自是晓得这一点,心中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一次下山收获颇丰,原来不是二师兄讲解不清,也不是自己天赋不行,而是因为过于注重修炼而忽略了基础,打定主意等踏上筑基八层后,定要静下心来,将师门收藏的道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