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韬光养晦(1/4)
妈蛋,她现在根本是想起都起不来好吗?全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感觉简直像是那些部件都不属于自己了一样。
为什么同样是这疼了一晚上,按理说宗政博延这个辛勤耕耘的消耗的体力应该比她这个只是躺着享受的更多才是,为什么结果却是这家伙精神百倍,而自己躺在床上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呢?
这不科学啊。
痛定思痛,慕筠溪决定,从今天起一定要加强锻炼,起码不能每次都这么容易就被宗政博延这头随时随地都饿着的狼给推倒。
她忍不住磨了磨牙,就算被推倒了,也不能再这么没用。下次一定要把那家伙榨干,让他尝尝躺在床上起不来的感觉。
一个时辰后,慕筠溪顶着亲卫们隐晦的崇拜目光,利落地跃上马背。
果然不愧是王妃殿下啊,竟然还能自己起码,女中豪杰啊。
慕筠溪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暗暗磨牙,一帮兔崽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舍不得收拾你们主子,我还舍不得收拾你们吗?
亲卫们集体打了个寒颤,怎么有种不妙的感觉呢?一定是错觉吧?
宗政博延担忧地看了慕筠溪一眼,撑得住吗?
换来慕筠溪一个恶狠狠地瞪视,外加一个冷哼。她又不是自虐狂,撑不住自然会说。怎么着她也是个先天高手,虽说那啥的时候体力弱的有点不科学,但事后恢复能力绝对是杠杠的。现在,只不过感觉微微有点腰酸罢了,内力再循环两圈也就没事了。
可是,这种事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好事啊,想想都忍不住想要流泪。
宗政博延强忍住笑意,严肃地转头目视前方,“出发!”
“出发!”“出发!”
传令兵将命令一层层传下去,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启动。
鼎元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太子宗政博达篡位囚父。同年,十二月二十日,五皇子宗政博延帅六万大军,奉密旨,由北疆出发,南下勤王,广发檄文,公告太子宗政博达之恶行。
随后,已自封为帝的宗政博达亦发下旨意,斥责宗政博延大逆不道,意欲谋反,着急各地官兵沿途集结,扫除叛逆。
群臣哗然,百姓惶惶不安。
安定了百年的东陵国土,似乎要再次迎来战争的肆虐。沿途许多百姓已经收拾好了细软,做好了随时逃难的准备。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慕筠溪表示,内战什么的,太蠢了。这个国家以后可是要属于她男人的,这个时候把它弄得千疮百孔,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嘛。
你说,不打仗你带这么多兵做什么?
那不是以防万一吗?而且,单枪匹马的总没有数万大军那么有震撼力啊。
所以说,大家站好站好,摆出气势来,让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内地兵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冲上去,不,不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士兵们听了长官们的吩咐,纷纷嘴角抽搐。面对这些没上过战场的内地兵,他们是很有优越感没错,可也不觉得自己仅凭气势就能把他们吓得腿软投降啊。
将军们这次也太不靠谱了。
可是,军令如此,他们也只能这么站着。然后,等天色黑透,鸣金收兵。
城内的官兵紧张地守了一整天,结果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秦王殿下就这么鸣金收兵了?
这是什么情况?知府和总兵面面相觑,心里各自忐忑不安。
新年的第十二天天,宗政博延和慕筠溪率领的大军终于闯过了最后一座城,兵临京城。
“这不可能!”太子近乎尖利地大喊道:“朕沿途调集了足有二十万大军,宗政博延只有六万人,怎么可能这么快攻进京城。”
二十二天的时间,在他的想象里,本来应该连一座城池都不可能攻下才是。而且,就算没有任何阻碍,简单地急行军,从北疆到京城也至少需要十三天的时间。
他的二十万大军,难道仅仅只能拖延九天的时间吗?
虽然他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站在下面的大臣谁也没有对他自称朕提出什么异议。支持他的人自然没意见,反对的人此时也觉得没必要去在意这些小节了,反正面前这位大概也不会在这个位子上待太久了。
温太傅的脸色也很是难看,他想过宗政博延的背后肯定有鼎元帝的支持。但是他却并不以为意,他认为,鼎元帝已经被软禁了起来,大部分人手也被他们控制住了,就算还有些隐秘的人手,也不可能影响得了大局。
可,事到如今,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他小看了鼎元帝。一个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就算年老昏聩,到底不是简单的人物。
但是,他还是想不通,宗政博延究竟是怎么这么快来到京城的。要知道,沿途那些城镇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太子的亲信亲自镇守的。这些人就算有一两个是卧底,总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为什么竟仿佛一点阻挡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