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父与子(2/2)

士卒担责任,这是主帅该做的事情。我不希望你成为千人敌,而是希望做万人敌,千万人敌,明白吗?”朱棣看着朱高煦,沉声说道。

听完朱棣的话,朱高煦的心里突然一动,躬身对着朱棣行了一礼:“父王,孩儿有一件事情求您!”

朱棣一愣,少有见到朱高煦如此认真,不过今日已经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了,现在看来也不错。点了点头,朱棣笑着说道:“你倒是会顺杆爬,有什么事情说吧!上战场就不要提了,我准备让你回北平府去。”

回北平府?这一点朱高煦倒是没想到,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这里要爆发大战了。

显然朱棣的心里也没有底,是否能够一战而定,在这个时候,将朱高煦留在这里,是不合适的。知道自己反驳没有用,朱高煦索性就没开口,只是点了点头。

“你明白父王的苦心就好!”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有什么事情,说吧!”

“父王,孩儿此次军旅之行,收获颇多,也意识到很多不足。孩儿想拜一个老师,好好的学一学用兵之道,请父王成全!”这件事情在朱高煦的心里想了很久了,一定要办的事情。

一来是真的想学用兵之道,二来是开始聚集自己的班底,师生这种关系,怎么可能放过?

这个世界上,师生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是说说的。一定要建立牢靠的班底关系,而不是轻易就能拆散的,趁着现在大家都没准备,自己先下手,一定会有收获。

朱棣今天真的很高兴,大笑着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这是好事情,真的是好事情!”沉吟了片刻,朱棣眼睛一亮,笑着对朱高煦说道:“你觉得朱能怎么样?”

朱高煦一愣,没想到自己的父王居然会想到朱能,后来的成国公?

倒不是朱高煦没考虑过这个人,比起邱福和张玉,朱能自然更为合适。因为这个人一开始就是高位,燕山中卫的指挥使,不像邱福,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千户。而且能力也是不俗,深的燕王朱棣的器重。

可是有一个问题,朱高煦心里十分的清楚,那就是这个朱能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

在永乐四年,这位成国公就去世了,这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朱能政治非常的敏感。奉行的是中庸之道,谁也不帮着,不表明立场,在朱高煦的心里,这位就是一个老狐狸。相比起来,张玉无疑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张玉也是老狐狸,此时朱高煦突然有些动摇了,张玉死在了靖难之中,如果不死呢?他会支持谁?这个也很难说啊!

“父王,孩儿想拜在张玉张将军门下!”朱高煦还是决定找张玉,毕竟天子之位争夺时间很短暂,在永乐四年就确立的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虽然后面朱高煦苟延残喘,可是到最后也没能得到那废除太子之位的圣旨。

听到张玉的名字,朱棣一皱眉头,此时的张玉可不是靖难之时的张玉。

本身张玉是元朝的官员,还与元顺帝一起逃到了漠北,后来又逃回来的。不过在朱棣看来,张玉能力是有的,可是这个人心机颇为深沉,做自己儿子的老师,是不是不太妥当?

“朱能会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你还是拜到他的门下吧!”朱棣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找张玉,找朱能比较合适。

朱高煦心里一叹气,这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难道真的要像自己那日醉酒之后说的话?张玉和邱福,你们有没有女儿待字闺中?

知道燕王朱棣打定了主意,朱高煦只能躬身应道:“既然如此,那就全凭父王做主,孩儿没有意见。”

今天回了一趟家,发现父亲有白头发了,心中有些不好受,发堵,大家常回家看看吧!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