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31章 江南的东瀛人(下)(2/3)



这个消息稍稍缓解了小野的焦急,路上没事,周瑟和顾侗说起道典来,柳寒很小心的听着,没有插话。

又一个夜航,不过这次气氛轻松多了,半夜时分,周瑟顾侗扛不住,进船舱睡觉了,小野和柳寒依旧留在二层甲板上。

小野看着后面的船,夜色中只能隐约可见。

“大人就带这点人上余杭?”小野很小心的问,这次出来总共两条船,柳寒就带了五个亲卫,而后面的那条船上也就十几个明显是江湖汉子的人。

“够了。”柳寒神情随意,小野目光一滞,龟尾颇不以为然,他对本国武士很有信心。

柳寒心里有个判断,周瑟和顾侗都认为山田的修为不咋地,可山田却在余杭闹得这样凶,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山田修为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不屑;另一个则是,有人在暗中鼓动,并出手相助,而周瑟顾侗这些吴郡世家则采取了袖手旁观之举。

“要不要去休息下?”柳寒问小野,他对小野有点琢磨不透,这家伙看上去好像没有修为,可偏偏给他修为不错的感觉。

小野微微摇头:“多谢大人关心,我还能挺住。大人,对山田,我不想为他辩解,不过,我请求大人手下留情。”

柳寒再度摇头:“法不容情,这得看他干了什么,大晋尊崇道典,可治理天下,不能只靠道典,要靠大晋律。

不管是皇子王孙,还是贩夫走卒,大晋人还是你们东瀛人,只要在我大晋土地上,都必须遵守大晋律,如果,每个人觉着自己受了委屈,便付诸武力,这天下还不乱套。”

小野只能再度叹息,沉默不语,柳寒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能告诉你的族人,在大晋,就要遵守大晋律。”

“是,大人。”

接下来的行程中,小野没再提这个话题,柳寒却饶有兴趣的与他聊起东瀛,可这一聊,差点颠覆了柳寒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东瀛与前世的岛国不一样,这东瀛主要是两个大岛和周围数十小岛组成,没有什么皇帝,有数十个小国,小国之间战乱不休,不过,最近十多年里,大国兼并小国,形成了五六个大国,彼此之间实力相差无几,也就形成十多年里少有和平时代。

小野将东瀛岛简单的画了个地图,柳寒一眼便分辩出这东瀛与彼岛国完全不一样,从形状上看,到像个葫芦,两个大岛,中间一条峡谷连接,上下大岛之外,各有个较大的小岛,这小岛比大岛要小一半左右,此外,还有星星点点的小岛环绕。

这上下象葫芦似的两个岛被称为北东瀛岛和南东瀛岛,小野所在的长岛便在南东瀛岛的西南角落,并不是孤立于海外的小岛,而是伸向大海的半岛,而山田的鹿岛则是距长岛不远的一个叫鹿国的土地。

北东瀛岛现在有三个国家,具体怎样,小野也不知道,南东瀛岛上有两个大国,另外还有七八个小国,这七八个小国分别隶属于两个大国。

常年战乱的结果自然是民生凋敝,而且每灭一国,该国武士便四散流落,形成了流浪武士群,这些武士失去生活来源,一部分在岛上流浪形成类似雇佣兵团体,一部分则铤而走险,变成了海盗,以劫掠为生,这一部分即便在东瀛也很受鄙视;还有极少部分,则被商人雇佣,先是当保镖,后来慢慢变成了商人。

在东瀛,武士便是武士,农夫便是农夫,战争是武士的事,农夫只负责种地和交粮纳税,整个社会层级分明,互不干涉。

不过,海路凶险,敢到大晋来的东瀛武士也不多,以余杭为例,东瀛商人武士大约有六七百人,其中武士大约有五百多人,剩下的则全是商人,这里面长岛武士大约三百人左右,剩下的是鹿岛武士。

柳寒问了个他很好奇的问题:“你们为何只停留在吴郡?为何不到扬州,甚至帝都去?”

小野闻言苦笑不已,实际上,东瀛物产匮乏,没有精美的丝绸,甚至没有棉花,完全不能和大晋相比,所以,他们的船队其实不仅仅到大晋,还向更南面和更东边,但大晋是最大的市场,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

没有更深入大晋,更大的原因则是吴郡地方的阻拦和扬州地方的排斥。

几次试探,他们都失败了,损失很大,相反吴郡地方上给的价格比较合理,他们自然也就失去了继续深入的愿望。

南下的速度比柳寒预料快,原本预计两天的行程,一天半就走完了,第三天的上午,船到余杭。

还没靠岸,柳寒他们就分明感到空气紧张,码头上空荡荡的,没有一条船,连画舫都不知上那去了,下船之后,街上人影空空,店铺纷纷关门,偶尔有几个行人小心且匆匆的走过,看到他们的目光都有几分惊讶。

柳寒忽然觉着自己失策了,他不喜欢穿官服,这次到余杭,也没在意这个,他应该穿官服上岸。

余杭县城不小,即便关了门,也看得出来很繁荣,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仅从招牌上便看得出,种类繁多。

但现在这些店都关着,整个城市几乎死了一般。

好容易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