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5节(2/4)

多了。

当然这里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泊位停靠一个舰队。从陆续了解到情况来看城内已经陆续有除海军将士外的外国居民和一些大胆的土著民众居住。从大明本土移民过来的人口也将近两千。

尤其是大明移民这些百姓将会是发展澳洲的绝对主力。

“这样,你安排一下,朕后天在你的领事府外接见这些移民达标,朕要给他们打打气。”

“是”

朱显波知道这些远离故乡的汉族人,除了给驻扎的将士提供各种服务,和修建防御工事外,没有合适的良田,他们就很难定居下来,下一步驻扎将士的任务就帮助这些定居民众修建水库和灌溉渠。

当然这些工作,光一个刘丽霞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就算一个资历深厚的知府也不一定能够升任,必须要集中各方面的专家。

对于这些民众来说,没有什么比在这偏远小港能够见到大明皇更让人兴奋了,说是代表,结果足足有一千人报名,朱显波无奈只得将会面地点改在了城市的校场,不限人数。

会面当天,新天津港的民众还真给面子,几乎全城空巷,汉人,南阳人、土著人能到基本到齐了,再加维护治安的还具将士,整个校场站了约五六千人。

“诸位大明的子民,外国人,你们来到新天津港,每个人就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朕替大明朝廷感谢你们不管你们将来身在何方,大明都会感谢你们。”台下掌声四起。

“不过”朱显波话锋一转,“这里的条件大家也看到了,这里没有良田,没有现成的水库、河流,还要面临四面八方野兽的威胁,以及当地土著民众的不理解,甚至攻击。

可以说在这里多呆一天,威胁就多一分。

但是朕要告诉你们,一切的困难都市暂时的,朝廷已经决定派遣农林水利等各方面的专家来此地援建,朕也吩咐了驻守的海军将士将在一切空暇时间修建水库,开垦良田、林场、牧场。新开垦的这些场地将免费无偿的分给在做的诸位使用,五年内朝廷不会问你们收一分一厘的赋税。

而且对于稻种、菜种和各种牲畜种都给予优惠的价格供给,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半价。你们收获的粮食、蔬菜驻扎海军将士将按照大明京城的市价采购。

总之,朝廷将和你们站在一起,大家有没有信心将新天津建设好”

“有”

场下民众,尤其是汉人个个喜笑颜开,当初来这个地方是冲朝廷的补给银两来的,没想到了这里,光海军工地就有干不完的。虽然苦点,三年五年也许很快就坚持下来了,到时候不说衣锦还乡,回老家造个房,买些良田的银子总归是够了。

如今皇又宣布要给大家开垦农田、牧场等,还不收赋税,田地都不用买,这等好事,好些人都准备写信回乡召集亲朋好前来了。

“诸位,诸位,朝廷的承诺一定会兑现,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宝贵意见,派些代表,收集下,这几天朕回在领事府亲自答复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安心在此地建设新城,大家说好不好”

“好”

朱显波知道自己今天的这番演讲很有杀伤力,但开支也不会很小,为了尽快繁荣新天津,朝廷必须做出点投入了。这个桥头堡必须牢固,才能吸引更多的汉人和当地土著来到大明治下的城市生产、生活。

短暂的会面之后,朱显波离开现场半个时辰了,校场的民众还没有散去,很多人围着身边的侍卫们问东问西,从来没有觉得朝廷和海军将士是如此的亲切。

也许是离开家乡的时间长了,也许是朱显波的演讲煽情,总之今晚的心天津港不会平静。

朱显波也深信只要越来越多的汉人在澳洲沿海种植、放牧,相信会有很多的土著民被吸引过来。

当然那新一轮的领土之争也在所难免,前者是诱惑,后者是致命的。当然土著人暂时不会明白。

朝廷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之前也不会大规模驱赶土著民。好在澳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土著民大部分生活在云里海岸的森林,而是和种植和放牧的场所大部分是沿海一圈,希望能避免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安抚完新天津港的将士和民众,朱显波暂时就只属于刘丽霞一个人了。

近一年的相思之苦,从朱显波踏这块土地的那一刻起,刘丽霞就想将朱显波整个人吞下去,要不是嗨哟龙康仔等人在场,刘丽霞当场就能把他推到在海滩。

前几天朱显波忙于政事,刘丽霞就一直憋着,终于差不多安静下来了,刘丽霞如同一头饿狼看见了羊羔。

朱显波连续几天被弄得差点起不了床。

“霞,要么你还是跟朕回京城去。”

“不”刘丽霞头要的跟拨浪鼓一样“坚决不。”

“可是你看,你这饿虎扑食的样子,朕也不可能常来啊”

“你一定要常来,等明年本姑娘给你在这里修座行宫。或者你干脆退位做太皇来这里算了。”

“哈哈,那朕不是成了一个靠女人养着的,吃软饭的家伙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