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7节(3/4)

心没粮食救灾了。

“嗯,这个地下苹果不错。不过既然它是长在地里的,用我们的话就叫它土豆吧。”

“土豆土里的豆不错,不错。”古步逸对于大明皇上如此看重他手里那个山药蛋很是兴奋。

“你在意大利种过土豆吗”

“种过,种过,我这次带来不少种豆,在意大利我就是专门研究土豆种豆种植的。”

“如此甚好,不过大明的中原土地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种小麦的,江南又多以水稻为主。你要想推广土豆的话,只怕要去东北了,不知道这土豆能不能适应啊。”朱显波尽量控制着内心的喜悦,装作很为难的样子。

“只要皇帝陛下恩准在下在贵国,去那里都可以。”

“果然有科学家精神。朕会让礼部官员送你去东北,将来再逐渐推向蒙古和中原等地。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谢谢皇帝陛下,只要有空闲的土地和民夫即可。”

“没问题,你就去驿馆等消息吧,朕会安排人员协助你,另外朕也从大明的科技部里派些学员跟着你,希望你能把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朱显波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看来这对外开放确实好处多多,真是缺什么来什么。前番一批科学家热衷研究和教学,这会这古步逸却热衷于推广他的土豆,估计他先去波斯、或者印度没人理他,听说大明地广人众才远涉重洋。

既然让朱显波遇到了就不能荒废了,立即找来科技部范文程和礼部王诚恩,要求给古步逸派遣助手和翻译立即前往东北闵应元处,一切食宿由朝廷开销。并画出足够的土地供古步逸等春季推广土豆种植,一切围绕土豆种植的需求全部满足。

朱显波的行动让两位尚书很是不解,但也没怎么追问,他们已经习惯了皇上的经常性怪诞行为,这次也不例外。

但大明皇上和朝廷的礼遇却把古步逸高兴坏了,这家伙一路走来,看到大明比非洲、印度等地发达得多,局部地区甚至比欧洲还强,生怕皇帝不予理睬,还打算先行贿赂地方官员,准许他种植土豆呢,没想到这皇上不但亲自给土豆起名,还派专人送他去东北。

其实朱显波何尝不明白土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的意义,最近两年由于朝廷从其他国家抢了不少财宝,加上海外贸易赚了不少,才能给老百姓免点税赋,国库也才能有盈余来应对自然灾害。但如果土豆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样好多的荒地就能利用起来。

再有大规模的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土豆就能顶上一阵子,当然这些是后话,是朱显波的设想。总之,朱显波要下大力气在大明推广土豆了。

因此才与古步逸两人一拍即合。先让古步逸搞点种子,再弄点种植经验再说。为了给古步逸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给欧洲的学者们树立典范,朱显波又特意嘱咐徐光启从科技部和各行省科技衙门派员跟随古步逸。

只等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古步逸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新的科学院正在紧张的筹备中,而李自成来信已经启程回京。唐宁波也回到了巴彦淖尔,不日回京。只有公孙乐还在遥远的东北和老毛子捉迷藏的同时,开始冒寒修建定居点。

张蕾和礼部也在紧张筹划明年开春后全国性的诗赋大会,礼部更是向所有与大明有外交往来的国家发出了邀请,定于明年六月在大明京师举行外国人汉语大赛。凡由参赛者所在国家指派的大明一律承担大赛期间所有费用。个人参赛者需向所在国的大明使节驻地或临近国使节驻地提出申请,通过面试的享受同等待遇。

当然最诱人的,大明皇帝开出了总奖金高达四十万银元的奖金,其中一等奖独得八万。朱显波只有舍得花血本,就是想刺激东南亚各国的百姓,如果能借此比赛在各地掀起学汉语的热潮,别说四十万,就是一百万,也是值当的。

表面上看来是显明朝天威,实际上朱显波希望潜移默化的同化亚洲诸国。只有汉语在各地普及了,有了文化认同感,不管是附属国也好,殖民统治也好都能沾光。

七百二十度打滚求收藏你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谢谢了

魔力正在争取上小封推荐,不管你觉得书写得好与坏,还恳请你手下留情,魔力一定尽心尽力码字来报答大家谢谢了

第256章迎接功臣

卖菜、建大学、中土豆,这一阵朱显波遇到的全是顺心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他注定顺不了心,李自成回京了。按说君臣两年亲如兄弟,朱显波对李自成还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但朝中大臣对朱显波重用李自成一直颇有微词,再加上三次大战,抄了三个王室。

在崇武的人看来,李自成是快刀斩乱麻,永绝后患。在那些书生们看来,李自成戾气太重,不宜久任父母官。当然朱显波更担心的是控制不住李自成的野心。趁着这次机会,朱显波想详细了接下李自成目前的内心动态,以及群臣对他的态度。

在朱显波派出的特使的簇拥下,李自成与其家人、部将陆续进入了京城,由于当年收复朝鲜时朱显波赐了一座宅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