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于少保,你抽烟喝酒烫头否?(3/4)

总的来说,他刘秀没有占到于谦的便宜,于谦也没有占到他刘秀的便宜。

可刘秀却被于谦弄的精疲力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这些话都是不能说的。

攻城的理由不能说,攻城的结果不能说,唯一能说的就是认错。

刘秀正襟危坐,十分严肃的给于谦低下头,诚恳道:“于少保,全都是在下的过错,以至于连累了汴州百姓。”

于谦见刘秀给自己行如此大礼,反倒是有些懵了。

赶紧伸手想要去扶刘秀,口中道:“陛下无须如此,于谦焉能受此大礼?”

话说到这份上,于谦知道汴州的危机已经解了,心中的巨石落下,言语也轻松了很多。

“若是陛下再围城十日,只怕下官只能缚手就擒了。”

于谦感慨一叹,虽然刘秀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

但于谦也猜到了八九不离十,只是对面的人毕竟是前世君王,面子还是要给的。

刘秀见于谦给自己台阶下,心里不免一暖,笑道:“于少保说笑了,想来少保早就有了破我之计。”

说罢,从怀里又掏出一份信来,递给于谦道:“这是南楚给少保的回信。”

于谦一愣,眼里又现疑惑。

当初刘秀围城的时候,他确实给不少地方发出了求救的书信。

只是这几个月来,谁也没有给他回信。

这南楚给自己的回信,如何会落到刘秀的手中。

想到这,于谦又看向刚刚刘秀给自己看的那封信,心中的疑惑更大了。

“南楚的回信并非是被在下截获,而是太子让在下转交给少保的。”

“太子殿下在南楚?”

于谦一愣,这三个月里,刘秀围城,算是切断了汴州与外界所有的联系。

以至于炎朝这些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他是一点也不知道。

疑惑的接过书信一看,于谦瞬间明白过来。

他看了看刘秀,也明白刘秀为什么要请自己来喝茶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太子的安排。

刘秀见于谦看完信之后不说话,但脸色却缓和了许多,微微一笑,又给他倒了一杯茶,问道:“于少保,太子给少保的信,都说了什么?”

于谦将信递给了刘秀,问道:“陛下难道没有看么?”

刘秀摆手不接信,道:“少保,如今的刘秀已经不是什么皇帝,不必再称呼我为陛下,你便叫做刘将军便是。”

说罢,想到了长安的那一堆皇帝,无奈一笑:“这炎朝的陛下,实在是有些多了。”

说到这又看了看于谦道:“少保可知,你大明太祖朱元璋也来到了此朝么?”

于谦缓缓摇头。

自打他来到汴州之后,虽然也通过来往客商知道些炎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这些事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不是唯一有此机缘,能够借尸还魂来到此间的人。

只因为汴州实在是太乱了,遍地都是盗匪和灾民,吏治腐朽。

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经营汴州之上。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汴州在于谦的经营下,风气大变。

虽然谈不上百姓安居乐业,可在炎朝这处处烽烟,各地匪患的时代,汴州城算是为数不多的净土。

见于谦好像对朱元璋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刘秀心里有了底,赶紧转移话题道:“此乃太子给于太守的信,在下岂能擅自拆看?”

于谦见刘秀改了自己的称呼,不再叫于少保,而是叫于太守,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不瞒刘将军,太子这份信里,主要说了三件事。”

刘秀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哪三件事?”

对于梁俊出现在南楚,刘秀也是十分的意外,若非是自己将汴州城围住,为了防止汴州城往外派信使求援,加大了各个路口的盘点。

刘秀也发现不了南楚派出的探子身上的信。

那信乃是梁俊亲笔所写,是写给梁俊留在蓬莱大本营的小弟的。

信上的笔迹,刘秀一眼就认出来。

毕竟当初自己跟着刘文静前来长安,就是因为梁俊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两相一对比,再加上打听了南楚发生的消息,刘秀马上就意识到,那个叫殷俊的便是自己认识的太子。

去信一封,说明了情况,梁俊马上就给刘秀回了信。

同时也给刘秀了一封让他转交给于谦的回信。

于谦见刘秀果然不知道心的内容,心中对他好感倍增。

“这第一件,便是让我与将军罢兵言和。”

刘秀点头道:“这个自然,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五日之内,便会有人送来二十万石粮食,以解汴州之急。”

刘秀更是点头道:“这确实是太子做事的风格,那第三件事呢?”

于谦脸色一沉,看着刘秀道:“这第三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