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辞(1/2)

“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晏子年龄·集释】

外间热浪滚滚,凉亭里却十分阴凉,裴茂与田畴等人甫一进进,身上的汗便往了大半。

“侍御史臣茂叩见陛下。”裴茂带领二人稽首跪伏,对天子行礼。

“这么热的天还劳你们出城来陛见,实在辛苦了。”天子放下碗,侧身对穆顺吩咐道:“往给侍御史他们倒碗冷饮。”

“臣谢陛下赐。”裴茂赶紧答道。

以往的冷饮,都是冷酒、冷果浆之类。

而此时穆顺给裴茂等人端上来的,却是按照天子近来提出的新鲜方法,让少府属下的汤官丞提前用水将乌梅、山楂、陈皮等物,再加上沙饴一并煮了,置于井水冷却后的饮品。

这种冰镇酸梅汤冰冷振齿、消暑解渴,刚一推出就广受公主、皇后、朱紫们的爱好与追捧,称之为‘梅煎’。

好吃的宋都更是随着气象逐渐炎热,天天都要喝上一碗。

往年盛夏,朝廷都会把凌室中的躲冰赐给大臣消暑。只是由于朝廷迁都以来,用度窘迫,已经有数年没有赐冰了。

天子现在当然也没有冰能挖出来赏赐大臣,所以便用这种冷饮来代替,没想到广为追捧。由于酸梅汤原料简略易得,故而很快就成为了上至朱门,下至冷家的夏日饮品,只是根据是否加糖而有所区分。

裴茂也曾喝过几次梅煎,此时气象炎热,一碗下肚,真是浑身舒泰。

“本来打算是让赵公往幽州,毕竟他与襄贲侯有旧,在关东士人中间有深孚德看,一路上可畅行无阻。”天子开端说起了正事:“只是他年纪大了,山长水远,幽州苦冷之地,怕他受不住,所以打消了这个动机。”

“唯。”裴茂已放下碗,随声应道:“赵公年纪已高,确实不宜远行劳累,陛下思虑周详,体念大臣,实在是让臣佩服。”

天子摆摆手,道:“你本应负责往雒阳给灵怀皇后和孝怀天子迁陵改葬的,但是事情出了些变更,这又打算让你赴幽州宣诏。几件事凑一处,我担心你分身乏术,所以想着让赵公与你一同前往,由赵公负责迁陵与安慰关东等事,你就放下这些担子,直接北上幽州。”

“臣谨诺。”知道天子这是为他分担,裴茂不敢提什么意见,附和说:“奉命出使,赵公年高德劭,臣当以其为主,效尽全力,不敢辜负陛下厚看。”

“好,本日你们走的时候,我让荀侍中往送你们。”荀攸在朝中深受天子赏识,让他亲身来送可谓是天子另一种情势上的礼遇。

裴茂这才看向在旁不发一言的荀攸,直到裴茂看向他,荀攸才与之对视。

他忽然想起来朝中近日里对天子身边两个新晋亲信的评价,侍中荀攸办事周详可靠、尚书贾诩行策多谋内敛。在朝中人看来固然二者品性宛若云泥,但性格都是习惯谦虚低调,不爱出风头,也不爱往自己身上揽功。

据说天子近来很多政策,其背后都有荀攸与贾诩为其出策划策的身影,只是他二人都不自矜功劳,所以鲜为人知,认为是天子一人之智罢了。

看着荀攸普普通通的样子容貌,真难想象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到底是颍川荀氏。

这时裴茂心里忽然一杵,想到天子既是让荀攸来相送,尽不只是表现礼遇这么简略——固然赵岐是天子的老师,由亲随侍中相送是师徒情分的表现。

但于理来说,确定是天子有什么不可放台面上说的私密事,需要亲信荀攸代为转告,只有这样才合乎情理。

另外裴茂还想到,颍川荀氏名誉巨隆,自家虽为河东著姓,但也不是能与之比较的。以荀攸在天子心里的地位,裴茂自觉这是一个亲近的机会,心思百转之后,他冲对方微微颔首,露出几分笑来,语气既不显得奉承,又不显得疏远:“有劳侍中了。”

荀攸笑着点头回应,没有答话。

在裴茂与天子交谈的全部过程中,除了荀攸保持沉默以外,裴茂身后的两人也是一言不发。

荀攸是能说话却不想说话,而田畴与鲜于银则是想说话却不能说话。

像他们这种州郡的从事佐吏,严格来说并不是朝廷正式的官员编制,而只是州郡主座私下聘请的僚属,一开端等同于后代的临时工、编外职员。只是随着刺史制度的常态化,从事、别驾这样的佐吏才得以久任常设,成为处所官僚系统中的一员。

田畴二人身微职轻,所以天子没有点名发问,他们是不能主动开口的。

本来裴茂叫两人来就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天子却注意到了他们,当然这重要也是由于田畴的缘故。

跟诚惶诚恐、紧张焦虑的鲜于银相比,身材颀长,眉目深阔,气质儒雅又不失勇武,在天子眼前也能面不改色的田畴可谓是让人想不注意都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墨心儿秦北墨 娇妻太凶猛 多宝道人 灵山笔记 大夏皇帝 凡女仙葫 穿透幻影的太阳R 一人的无限恐怖 总裁的女人谁敢动 小说主角莫海和李欣雨是什么小说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