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丨检校谈兵(1/2)
“圣王以天下线人为视听,故能无不闻见。”————————【后汉书·刘陶传】>
天子亲近的叫着盖顺的表字,盖顺不敢托大,抱拳道:“陛下说的是,为将者负三军存亡、一战成败,非能者不可任。”>
“看来你这一个多月在三辅剿贼,也算是颇有心得。”天子看了看徐荣,又看了看站在徐荣后头的张辽等人,说:“‘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你们以后是都要单独领兵,征战在外的。刚才检校的是底下的兵众,现在我要检校你们这些当将军的谋略。”>
众人听了这话,都没有什么异议,他们老早就爱慕盖顺与徐荣剿除三辅群寇的战绩,此刻都摩拳擦掌,想着在天子眼前好好表现,不说担负主帅,但随军出征白波也不是不可以争取。>
“臣谨喏。”众人里唯有北军中候王斌有些为难,硬着头皮说道:“不知君上要如何检校?”>
这里的将校要么就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要么就是家中传习过兵法,自身满腹韬略。就王斌一个是门外汉,此时一听天子要检校谋略,心里顿时就虚了起来。>
“当年新息侯马援聚米为山谷,为光武天子指画形势,使凉州诸郡城郭、地形、兵力尽在眼底。”天子对此早有打算,毕竟王昌冒领战功只是他个人的猜测,无凭无据,他若不找个合适的由头,还真无法解释为什么他就偏偏认定蓝田一战是徐晃的功劳。>
于是天子便让人事先做好一个简陋的沙盘,此时让人抬了上来,根据沙盘的地形,由他自己设置敌我兵马的数目、种类、精锐程度以及气象等条件,专用以考校这些人临机决断、行军打仗的能力。>
但沙盘毕竟限制了地形,所以有时候天子也会抛弃沙盘,选择一些历史上涌现过的经典战斗当做标题。>
比如对张辽的考校问题是:“若此时敌以十万之师,兵临城下,敌众我寡,尔为主帅,应当何如?”>
张辽没有立即作答,他壮着胆子反问道:“敢问陛下,此乃坚城否?”>
不是坚城就很好答复了,要么弃城打游击、要么就战略性撤退,另寻关隘要道据守。可这么一来问题就太过简略了,天子揶揄说道:“自然是坚城无疑了。”>
张辽这才答道:“彼等十万之众,可战之兵想必不过三万,其余应当多是民夫,充进军中,是要造势诈我。所以我军应当拣选精锐,以大义勉励士卒,披坚执锐,趁彼等尚未整阵、立足未稳之时,率兵突袭。”>
徐荣听了,忍不住反驳道:“即便得逞,也未能伤及根本,彼等依然会围城。”>
张辽一见是徐荣,便直接反驳道:“此法确实不能让彼等退兵,但若是得胜,便能夺其军心、败其士气,而且还能安定我军之心,自此之后,便可从容固守,修习守备。”>
“那不就成了围城苦战?”法正忽然说道。>
见众将都扭头看着他,法正尽不胆怯,朗声说道:“彼等十万之军,若是昼夜攻打,就算有坚城也守不了多久。”>
张辽知道秘书郎法正是天子身边的年轻俊彦,不可以像刚才反驳徐荣那样无礼,他缓言道:“陛下先前已言,此时敌众我寡,两军士气又经过我带兵突击而彼降我涨。且不说是否有援军,就说对方十万雄师,整日粮秣所需何止千万?而我军据守坚城,想必粮秣军械,以及守城之物都是不缺。只要坚守下往,不出半月,彼等必无劳而返。”>
“那时我再挑选精兵,衔尾追击,可一击破敌。”>
天子点点头,没想到张辽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他刚要出口赞美,却只见法正俨然将自己带进了角色,不服气的说道:“那我若是故意撤军,在一路预留精兵埋伏你呢?”>
张辽‘哈哈’一笑,复又正色道:“十万雄师,调配起来何其艰巨,岂是想撤就撤的?到时候上情下达,稍有阻滞,便会引发混乱。那个时候,恐怕诈退就成了真败。至于伏兵,我既是守城之将,岂会不知该城四周何处是险地、何处是坦途?”>
法正脸色一红,这才反响过来自己犯了书生点兵的弊病。天子见状,适时的为他解了围:“你们两个的意见都很独到,张文远,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假以时日,你必当是朝廷大将。”>
这简直是对他莫大的确定与夸赞,张辽喜不自胜,比得了什么都兴奋,连忙谢过。>
“孝直。”天子勉励了张辽,这才对法正说道:“你禀赋出众,擅长军略,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凡事还是得亲身领会。”>
法正虚心受教,天子没有因此批评他好胜心强,已经是给了他很大面子了,而且天子那句‘亲身领会’似乎有别的含义,让法正不得不在一边多想。>
天子环顾四周,刚才他已经通过这种方法考校了除王斌以外的所有将校,此时正该筹备训勉几句,然后打道回宫。可他偏偏看了盖顺一眼,饶有兴趣的说道:“正言,你带兵在蓝田剿除刘雄叫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拿城隍不当神仙
我的专属梦境游戏
嘴遁奇缘
极品保安
带崩龙傲天[穿书]
剑三大玩家
徐福志
虫狩
都市俗医
情深不候,前妻已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