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窥图讯鼎(1/2)
“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
邺城,袁绍府邸。>
裴茂这边的事,虽由能言善辩的荀谌出面,好说歹说,委曲压下了裴茂与刘虞的怨气,使得袁绍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可是天下悠悠之口,却不是荀谌一人就能说服得了的。当朝廷新一拨使臣抵达河内朝歌县,距冀州魏郡只有一步之远的时候,全部关东,在使臣遇刺、羁留邺城的事上,议论纷纷,舆论情绪达到了顶点。>
河内张杨、陈留张邈、青州臧洪、兖州田芬、东平曹操等手下亲信发来的信件、奏报,借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而来,内容无不是劝谏袁绍早早回还天使,查明寇贼踪影来历,洗清冤屈。>
在书房里,袁绍见到这些摆满案头的信件,心里十分犯难。>
袁绍不是蠢人,他不是不知道眼下最紧要的是该做什么,只是他心里仍然在迟疑未定。朝廷诏命的威力,以及在关东士人心中的号召力他如今也看到了,固然这证实了当时淳于琼等人鄙弃汉室权威的话是多么的可笑,但却在另一个方面,让袁绍对汉室残余的权威心生憧憬。>
当初假如他在朝廷受制于董卓的时候,另立朝廷,重树汉室旗帜的话,汉室的权威与他袁氏的名誉,加起来会不会也有如今这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应当会远胜于现在的长安朝廷吧?>
只是太惋惜了,当初刘虞假如不那么呆板固执就好了,那他袁绍就可以承制封拜,统合幽冀,与公孙瓒合作收服河北,继而南下兖、豫诸州。到时候就连一直瞧不起他的袁术都得屈身侍奉于他,届时率军西进关中,将董卓、还有那帮子关西士人布满的小朝廷一举覆灭。>
那么天下就是他的了。>
天子生逝世不知,朝廷为权臣所迫,这个时候还不重立中枢、恢复秩序,难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往?光凭几次‘关东同盟’就能拯救天子于危难了?>
袁绍知道哪些人不赞成他拥立刘虞的真正原因,忠于天子这句话说出往谁也不会信,一个十二岁的天子哪里值得这些心怀叵测的臣子们效忠?还不是不愿见袁绍拥立天子后获得名实后,打破权势平衡,耽误了他们远尊关中朝廷,自夸忠臣、私底下却互相侵并的打算。>
这些人才是反贼!>
看着案头的文书,袁绍恶狠狠的想到,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错的是这些有异心的诸侯,自始至终都在阻拦他匡扶天下的霸业。>
“真是可恶!可恶至极!”>
郭图迈着大步从门外走进,这些天他负责收集各地传来的文书、奏报,他有意地把这些东西在手中压了几天,可没想到却越压越多,眼见众心难违,他不敢再留,便抱了这些奏报来见袁绍。>
此时已经十一月,天冷地坼,袁绍坐在席上,正将案头的简牍全数投进到身边的炉子里。炉中炭火将简牍炙烧燃起,发出毕剥毕剥的火焰燃烧的声音。>
看到郭图走进,袁绍直盯着炉中的火焰,头也不抬的说道:“这又是何处的奏报?”>
郭图知道袁绍虽志疏而有大略,不敢在这上头作润饰,迟疑了一下笑道:“是平原发来的战报,公孙瓒遣骑数千助单经、刘备在高唐击败了臧子源。”>
袁绍眼力霍的一跳,问道:“好勇敢!看来公孙瓒子啊前些月输的还不够,居然还能挤出骑兵来援助单经?是白马义从么?”>
郭图看了看袁绍,说道:“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早已逝世伤殆尽,眼下不可能那么快恢复,这应当是刘幽州积攒的家底。”>
固然刘虞早已改任并州刺史,但郭图仍然习惯性的唤他‘刘幽州’。>
袁绍一听起刘虞的名字,眉头就忍不住锁起:“刘伯安到底是愚还是忠?竟然真舍得放下幽州的基业,跑到并州那个不毛之地往,凭白把家底都托付给公孙瓒这厮。”>
郭图点了点头,说道:“幽州对其来说是一处险地,此时离往,不仅能从容脱身,更能体现刘幽州忠于王室之心,给天下人做出榜样。再之后愈加能引起朝廷重视,不失为一条良策。”>
刘虞放下一州之地,甘于舍弃权柄,带头奉诏,不仅增长了自身的名誉,而且在必定程度上助长了朝廷的权威。同时也让其他不愿奉诏、对朝命阳奉阴违的诸侯处于极为为难的地步。>
“他从容脱身,可我等呢?公孙瓒以往屈居人下,手中兵马不过三万,仍然敢肆意南下,征伐侵夺。”袁绍边说,边拿起郭图刚送来的奏报看了几眼,这奏报是中山相利乾传递过来的,上面具体地陈述了幽州涿郡、上谷等地兵马的密集调动,显然是公孙瓒正在紧锣密鼓的统合刘虞留下的部众。>
袁绍将那奏报丢到一边,抱怨道:“真是便宜那厮了。”>
郭图脱口说道:“据闻刘幽州当初想过抽调精兵随行进并州,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鬼手千金
最强男二号
红龙大君
超电磁炮的守护
念你在心
葬身虎口后,我靠兽语带崽虐翻全家
独家深爱
鬼门大弟子
鬼夫驾到
名医太子妃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