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山止篑(1/2)

“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晋书·谢玄传论】

沮授身为监军、奋武将军,沉默无声的坐在袁绍手边第一位,他不由对上袁绍满是打量的眼力,静静地垂下了眼睑,不再说话。

袁绍笑了一声:“我乃朝廷封拜冀州牧,守土有责,这次若不是在剿灭黑山军的同时,听闻河东有乱,有心为朝廷、为国家排解忧难,我又何至于兵临壶关,与张辽产生龃龉?幸而河东一干竖子不足成事,并州胡乱业已平定,朝廷至此安稳,我也再无进兵的理由,这次退兵,也是奉公敬诚之意。”

郭图听着有些不对劲,袁绍这话把自己当作一个虔诚而又心存社稷的臣子,看着他郡不稳,便上疏恳求为朝廷带兵平乱,谁知道朝廷雷霆手段,不待他援便一举荡平内乱,让袁绍的举动稍有为难。但这一切扯开来讲都是有理有据、合情正当——跨境用兵这事谁没做过?袁术、陶谦,甚至是在幽州的公孙瓒当年不也是隔着一个冀州,擅自跑到平原打黄巾?

除了知道底细的人以外,谁也挑不出错来,即便是朝廷有意苛责,也不过是高举轻放,难道还能因此否定臣子忠君卫国之心?或是一竿子将这些人全部处理?

可当着他们这些自己人的面,有必要说得如此堂而皇之?

这是让郭图殊为不解的处所,也是让别人暗自警醒的处所。

田丰说道:“本认为世道大乱、朝廷衰弱,正需处所扶持倾危。没想到董卓就戮方才一年,朝廷便能再度振作,真乃汉室之幸。”

袁绍笑着应答说道:“这天下间,你我没想到的事可多着呢。”

田丰惊奇的抬开端,刹那想明确了什么,立即对袁绍顿首道:“在下措置无能,本认为朝廷暗弱、尚未恢复,并州、河东等地亦犹未稳,若遭战端,必定要我等臣子为国奉忠,戡平内乱。却未曾料到朝廷尚且如此强势,乃使明公陷进两难之境,实在是在下之罪。”

当初看在朝廷刚从混乱中稳固不久,各方权势在驱走王允之后互相勾心斗角。而那传言中‘光武第二’的小天子即便再有能耐,那也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罢了,摆平固执强势的王允全靠的是马日磾等人的支撑推戴,天子在其中出了多大的力外人谁也不知道。谁又能料定天子会那么快把各方权势再次拧成一股绳?抑或是将早已衰败的南北军再度锤炼出来?就连光武刚起兵的时候也未能有如此心机,何况是生于深宫之中、擅长妇人之手的不谙世事的小天子?

“时不利兮,我等已尽人事,落到如今这般景况,是我袁本初无德无能,也是天不我与,我又岂能怪罪田君?”袁绍状若无意的摆摆手,大度的说道。

郭图明确了什么,借机插话道:“所谓‘知己知彼’,朝廷这次出兵之快、决断之速,实在惊人骇闻,而且范先与程银等人不遵定计,提前谋乱,几乎败坏我军安排,事情也殊为蹊跷。这里面若非朝廷早有准备,在下是断然不肯信任的,时至本日,到底还是我等对朝廷知之甚少,判错形势所致。”

田丰顿时一噎,此战所有的打算表面上都是田丰主持的,郭图等人不过是完善了些细节,实在却是他与沮授两人共同的策划。但袁绍只见到他一人的动作,所以此次没能达到预期的战果、预判错了局面,袁绍心里也只会迁咎田丰。

在一开真个推测中,众人认为朝廷内斗不休,又是忽然得知叛乱,从手忙脚乱到团圆人心、从互相扯皮领兵人选到张罗粮草、制定战略,至少需要月余的工夫才干办好。那时候以有备算无备,程银早已稳据蒲阪,凭恃黄河天险,等朝廷的部队来了,要想攻破这道津渡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事。

所以袁绍至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容征伐,只要他们能在此之前与范先联手击破壶关,壶关一破,上党、河东便唾手可得。然后稍微对并州豪强让出利益,尚未制服并州的刘虞自然也就不在话下。袁绍谈笑之间便能将河东、并州收进掌中,最后以重兵据守蒲阪等黄河要津;使於夫罗驻守上郡、西河;再以势压人,逼迫河内张杨站队,与自己反抗朱儁。

这个时候他就能从容上表,为自己擅自平乱的行动作出解释、恳请降罪。凭届时的兵威,自己大可将王允重新扶回台上,若是他不愿屈服,朝廷也总会有人对自己伸出橄榄枝、将自己当做外助助力。只要在造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满足朝廷面子,便能名实兼备、皆大欢乐。

等袁绍名誉隆重、坐拥二州、远制中枢,公孙瓒即便赶走吕布、抢下青州了又如何?曹操、臧洪等人自然会看清形势,与他一起对付公孙瓒。至于袁术,他远在扬州也跳不了多高。

这一系列描写未来的美好蓝图深深感动了袁绍以及其麾下所有亲信谋士,对当时的袁绍等人来说,这是一个扭转局面的博弈;也是一个拓展后方纵深、借机威压朝廷、控制主动的最好最快的方法。不然等朝廷恢复实力,刘虞在并州扎稳脚跟,自己就再也没有染指的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诱妻入怀:不宠你宠谁 成为朝廷鹰犬,我选择放飞自我 位面ol之另一个世界 辣手毒妻 美人多娇纵(重生) 重生武大郎 神功系统在末世 林氏家族修仙路 偷心阁主甩不掉 抗战之时空要塞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