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遗学伟迹(1/2)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原山阳太守刘洪,善天文术数、候星看气。曾与蔡公一同补续了《汉记》当中的《律历志》,此人在天文一道颇有成就,孝灵天子时,曾为朝廷呈进《乾象历》,固然此历只是初成,未及精简研核,但尔等亦可以此为本,更造历法。”天子此时已走到了台上,看着那宏大且精巧的浑天仪,感叹道:“历法关乎国本,务得慎之又慎,博采众长,重复勘合,方能推行四海。”

“臣谨诺。”刘洪是当世最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家,是所有研究术数的人所敬佩的人物,刘琬没想到天子竟如此重视历法,心里既激动又不安。

毕竟刘洪成名已久,若是朝廷把他征辟来灵台修订历法,那自己这个灵台令岂不得让贤?

似乎是看出了刘琬的想法,天子说道:“刘洪来了之后,便会是太学经营科的博士,负责教习经营科、以及经济科的太学生们术数之道。编订历法的事,他将全程参与,毕竟《乾象历》是他编的,有那么多年的经验在,有不明确的,你大可以请教他。”

刘琬松了口吻,这才放下心来,庆幸的说道:“谨诺,臣必会竭尽所能,与刘公共编新历。”

早在三四年前,朝廷就特招刘洪进京,筹备以《乾象历》为蓝本,改革旧历。只惜在刘洪来之前,孝灵天子就驾崩了,随后紧随着董卓乱政,时局骤变,朝廷无暇顾及历法。刘洪在路上止步不前,只好回到泰山郡的老家,而泰山郡的东边正是琅邪国。所以天子便吩咐了王端,让他在往琅邪国办护藩王丧事的时候,顺便征辟刘洪进长安。

刘洪对天子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方在天文历法上的成绩,更是他在数学上的高超成就,作为‘珠算’最早的应用者,《九章算术》的注解者之一,被后代誉为‘算圣’的人物。有他在太学任职,那么极度依附于数学基础的,以农时水衡为主业的经营科、以税赋均输为主业的经济科,都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将会有质的奔腾。

数学是科学之母,尤其是数学中的几何学对科学和工程制作的影响可是极为重大。如今将作监、考工令等处不乏能工巧匠,但是他们所会的只是‘技艺’,那是根据数代人的经验而传袭下来的含混概念,做什么都只有一个‘手感’,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总结概括。假如有‘术数’作为领导,则有可能捅破那张窗户纸,解决一些只凭经验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才是天子心心念念,想征辟刘洪进长安的真实意图,只是庙算独运,不便直言,是故天子也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天子摸了摸浑天仪的轮廓,这台浑天仪直到后面刘裕北伐长安的时候尚且留存于世,想来由于它不比粗大的铜表,即便熔了也铸不了多少钱,而且又是观星必备的仪器,这才从董卓等人手下善终。天子从浑天仪上收回眼力,跟它比起来,天子此时更在乎是另一样让人心驰神往的东西:“从雒阳运过来的候风地动仪现在何处?带我往看。”

候风地动仪是张衡用以观测地震的创造,距今不过六十年,尚有原物留存于雒阳灵台。朝廷西迁的时候,董卓不知是看不上还是忘了,将其留在原地,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被天子以寻访宫中旧物的名义下诏从雒阳运来。

地动仪的功效众所周知,只是天子有些好奇的是,为什么地动仪施展效用的记载在史书上就只有一次,随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以及为什么地动仪从历史的长河中消散。

“地动仪自造成之后只动过一次,随后其内部便开端朽烂,而那时张君已经亡故,世上再无知晓运转之人。”刘琬向前领路,带天子走进中间最大的屋宇内,解释道:“后来朝廷有人称此物之所以应验,是由于它能引发地动,故而此物便遭放弃,后遂无问津者。若不是陛下派使者赴雒阳寻访旧物,这件器物便不复留存于世了。”

天子喟然,张衡除了创造家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反谶纬之学的思想家。在谶纬之学兴盛的东汉,张衡认为‘国谶虚妄,非圣人之法’以及‘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躲国谶,一禁尽之’的说法简直是当时人眼中的异端邪说。何况他还由于上疏陈言时弊而得罪了不少权宦,所以在他亡故后,他的创造、成绩大都没有保存下来,更别说留待后人继续了。

屋宇的第一层是个非常开阔宽广的空间,室内正中安置着一只天子从未见过的硕大铜器,它果如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六十年过往了,这尊仪器经受了太多风雨侵蚀,已不复刚制成时的鲜明亮丽,铜锈爬满器身,器身上的八条龙残缺不全,有的没了龙首、有的没了下颌,口中的铜珠不知往处……

在地动仪的四周孤零零的排列着一两个铜蟾蜍,其余的许是什么时候被小吏监守自盗,撬往熔铸换钱了。

刘琬察言观色,知道天子脸色不豫,立即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大叔不可以 路过游戏王的牌佬 聊斋仙志 重生之姐要逆袭 死去的我,加入了惊悚游戏 都市艳医 联盟之上单魔王 小妻多娇:少将难自控 被迫营业后团宠大神爆红娱乐圈 都市之最强神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