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61章 三爵制(1/2)

次日一早。

尚书台制诏盖印,下抵国相府。

随即,国相府则署衙刊印,分于长安个闾里、城门、村邑,布告于民。

数以百计的信使,也持之复件,奔往司隶、凉州各地。由各地府衙,刊印发布,公示国朝官员、百姓、商贾等。

军爵。

第一等,辅兵。月支五十钱、粮五斗。

第二等,正兵。月支百钱、粮一石。

第三等,公士。月支二百钱、粮二石。

第四等,造士。月支三百钱、粮三石。

第五等,良士。月支五百百钱、粮五石。

第六等,奉国都尉。月支六百钱、粮六石。

第七等,辅国都尉。月支八百钱、粮八石。

第八等,镇国都尉。月支一千钱、粮十十石。

第九等,奉国将军。月支两千钱、粮二十石。

第十等,辅国将军。月支三千钱、粮三十石。

第十一等,镇国将军。月支五千钱、粮五十石。

第十二等,关内侯。月支六千钱、粮六十石。

第十三等,都亭侯。月支八千钱、粮八十石。

第十四等,都乡候。月支一万钱、粮一百石。

第十五等,亭侯。月支两万钱、粮二百石。

第十六等,乡侯。月支三万钱、粮三百石。

第十七等,县侯。月支五万钱、粮五百石。

第十八等,郡侯。月支六万钱、粮六百石。

第十九等,县公。月支八万钱、粮八百石。

第二十等,郡公。月支十万钱、粮千石。

凡军功爵,无战功者不得赐,永为典制。

文爵。

第一等,假吏。

第二等,正吏。

第三等,公士。

第四等,造士。

第五等,良士。

第六等,下大夫。

第七等,中大夫。

第八等,上大夫。

第九等,下卿。

第十等,中卿。

第十一等,上卿。

第十二等,关内侯。

第十三等,都亭侯。

第十四等,都乡候。

第十五等,亭侯。

第十六等,乡侯。

第十七等,县侯。

第十八等,郡侯。

第十九等,县公。

第二十等,郡公。

凡文绩爵,无政效者不得赐,永为典制。

民爵。

第一等,平民。

第二等,士民。

第三等,公士。

第四等,造士。

第五等,良士。

第六等,关内侯。

第七等,都亭侯。

第八等,都乡候。

第九等,亭侯。

第十等,乡侯。

第十一等,县侯。

第十二等,郡侯。

第十三等,县公。

第十四等,郡公。

凡民爵,五等及下,非有资国重者不得赐。六等及上,非有大功于国者不得赐。

文爵各等月支与军爵无异,民爵五等及下,与军爵同。六等及上公侯爵,与军爵同。

三爵制分,可谓是将原本的爵位制度给砸了个粉碎。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抵触。

尤其是三军将士,封赏虽然未下,可早有消息传出。凡参战之将士,以自身现有二十等爵爵位,同置新颁军爵。此外,另加一等。

新爵与旧爵的对比,无疑是新爵更加惹人喜欢。二十等爵早已崩溃,没了与爵位等同的田地赏赐,士卒所能获得的利益已经大大缩小。

反倒是新爵,每一等的待遇,张之于众,属于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

大周继承了不少汉制,尤其是无军饷的征召兵制度。士卒现在虽然不用自备武器甲胄,可在军中的消费程度一样不小。而他们能够赚取钱财的方法只有一个,首级。

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拿首级去换钱,军中也不乏富贵子弟用钱币从士兵手里买脑袋。

如此也导致了军中士卒的爵位普遍不高,皆在二三等徘徊。至于说货殖首级会造成无用之徒,袭居高位这个问题,没人能够解决的掉。

唯一的限制就是个人所获首级,能取得的爵位只能到第八等公乘爵,即新爵镇国都尉。再想往上升,就得看部队的斩获了。

所以,对于普通士卒以及低级军吏来说,新爵制度要更加友好。而对于中高级将校而言,却没那么友好。

因为,纵是最高级的万户侯,也没了封邑。也就是说,现在大家有食邑的,在不久将来,全都要还给朝廷。

虽然食邑制度早已名存实亡,但食邑与不食邑所带来的地位上的尊荣,却是两相庭径。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