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唱妇随(2/3)

朝廷何时才能收回来?总不能出台遗产税吧?那是对三千年来子承父业的传统进行否定,还不如撕破脸去抢。

皇后。侍奉在皇后身边的婢女低声唤到。

皇后摆了摆手,望进去,正好看到徐梁的半个身子,像是个纨绔一样靠在柱子上拿玉钩在地上写写画画。

一不小心,皇后差点撞到冰凉的玻璃上。

这是宫中新换的一批玻璃窗。

第一批窗玻璃给了内阁;第二批换了奉先殿和太庙。

他哪怕是做了皇帝,其实还是当初那个忠于家国的男人。

其实这里住的都是朱家的祖先,他没有必要这么做的。

皇后心中涌过一阵热流,陛下刚毅而少言,即便以古君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也是个仁者啊!

咳咳。皇后终于觉得有点冷了,又见徐梁有站起来的动作,索性推门而入,干咳一声表明身份。

徐梁没想到皇后这么晚会来奉先殿,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

陛下,您在写些什么?皇后看了一眼地砖,上面干干净净,什么都看不出来。

徐梁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难道直言说自己在打算对社会根基下手么?

朕在考虑江南的事。徐梁换了个角度,也不算欺瞒道。

江南……遭灾了么?皇后有些提心吊胆。

徐梁微微摇头,问道:皇后,你也时常观政,你有时是否觉得政令无法通达到乡间?

徐梁以朱家女婿登基,为了抚慰一些忠于明室的老臣,所以经常会让皇后与自己一起观政,有点类似于唐朝唐中宗李治和武则天那般的状态,甚至他可以给皇后非常高的荣誉。

但是皇后平日里,也只是听,却从不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政务的看法,即便是有什么想法,也是私下与徐梁交谈。

皇后喉头滚动,思索了一番之后,干笑两声,突然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一遍很难说是否在调上的歌声唱罢,皇后笑问道:小时候听过吧?

——这个调子的《击壤歌》还是第一次听到。

徐梁点了点头。

百姓耕作食用,怡然自得,此乃天下大治之胜景。太祖高皇帝不许县官、胥吏下乡。只许甲户、粮长收税,正是为了保民啊。皇后解答道,目光不由自主飘向朱元璋的神位,又有些心虚。

那皇权就不用深入乡间了?徐梁不敢相信,在皇后的观念里,竟然直接就要放弃如此重要的控制力。

乡间自有老人、族长之伦维护风纪,派官下去徒然扰民。皇后道:父皇在位时,经常与臣妾提起,只要百姓按时缴纳粮税,服徭役。朝廷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如今你免了徭役与这两年的粮税,这就很好,让百姓在乡间好生休养。

皇后,那父皇有没有说过,农田水利,修桥铺路,赡养孤寡……这些事谁来干?

自有乡里宗族去办呀。若非大工程,朝廷宁可不做,以免越做越错。皇后长叹一口气:朝廷大把银子花下去,反倒惹得百姓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这又何苦?这是父皇在位时,经常说的一些话。

崇祯……徐梁已经有些无语了: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贪墨之吏。皇后以为陛下真不知道,耐心道:人心隔肚皮,你看着他们各个斯文儒雅,真的贪虐聚敛起来却不顾百姓死活。我家虽是天家,太祖时候就告诫后世子孙,绝不能轻信官吏。我听说你选用的法官也是刚上任不久便贪渎枉法,好像还抓出来不少吧。

是。是朕有意为之。徐梁道。

哦?故意用贪官污吏?皇后被皇帝的答复吓了一跳:怎有这等用人之法?她虽未女流,也认为陛下的所作所为,有失偏颇。

一者是给那些读过书的人机会,只要他们能够自律自新。执行朝廷法度,过去的事也就既往不咎了。正可以重新做人,有个官身也好光宗耀祖。徐梁道:这些人中只要真有一两个干净的,也不枉朕一番苦心。

其次呢?

再有便是让都察院的御史们交投名状。徐梁随口道:官场陋规横行,必是从风宪败坏开始。趁着现在风宪新立,让他们多杀点人。吃到杀人的甜头,日后就收不住手了。真有人想收手,其他官员等闲也不敢信他们,自然两方隔阂,孳生情弊之事就少了许多。

第三嘛。杀鸡儆猴之类的事朕不屑做。要杀就直接杀猴子,只要杀完了这一批,日后法官还有几个敢伸手的?徐梁道

这是借刀杀人、欲擒故纵、隔岸观火、上屋抽梯……皇后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奇谋迭出。

随手拈来的小动作,不值一提。徐梁笑了笑,重凝重道:皇后,朕要去一趟中都,看看有什么法子在不扰民的情形下,将乡村农民都管起来。

皇后不解道: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何必去做?难道你要在每村派官?国家如何承担如此之大的开销。

总有办法。徐梁道。

皇后见徐梁如此坚持,便默许了徐梁前往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掠夺造化 诸天我最凶 夫人,你讲讲理 精灵之冠位召唤 宁许情深不相负 乡野小春医 尘梦狐仙记 我在诸天加点修行 红楼之妻为夫纲 执掌光明顶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