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3/4)
幸存者被愤怒的当地人砍杀或处以绞刑。被苦难折磨的欧洲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精神病人,用臆想的方式将虚幻和真实联系在一起,在犹太人被屠杀后,教廷又开始寻找瘟疫和饥荒的替罪羊。于是乎,那些书本中外表美丽,长生不死而且淫荡又嗜血的女巫,就这样从小说“走”到了现实。教职人员相信这些“女巫”会残害无辜的基督徒,于是对女巫的恐惧演化成了持续300年的屠杀。
在人类文明中,巫术其实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人类的原始宗教、医学、化学、审美都有巫术的影子。欧洲人有巫术的历史也很长,尤其是中部的开化较晚的日耳曼人,懂巫术的人曾被视为“智者”,他们会算命,能看病,是村庄里受尊敬的存在。但是等欧洲天主教统治不断深入以后,欧洲的巫术文化就不断受到排挤,直到在15世纪后,巫师成为欧洲公敌。巫师尤其是“女巫”受到教职人员的仇视,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分析,这一特征可能跟当时的天主教长期禁欲,导致大批教职人员变成同性恋,患上“厌女症”有很大关系。天主教宗教裁判官克拉玛在1486年出版了女巫狩猎指南——《女巫之锤》,里面详尽描写了从鉴定到审问,拷打,再到处死女巫的全过程,掀起了猎巫运动的高潮。
猎巫运动之夸张和荒谬,在后世的人看来有些滑稽。
根据当时的规定,判断一位女性是否是“女巫”有很多标准:身体有大面积胎记的女子可能被怀疑;不参与宗教活动的女子叛教嫌疑很大;不守妇道的会遭到女邻居非议,可能用巫术勾引男子;有钱的寡妇可能是异教徒,用巫术变金币;外地来的女人语言不通,可能是伪装的女巫;年老的女人保养好,显年轻,也可能是用了巫术。甚至到后来嗓门大,身体有残疾,脾气暴躁,甚至长得漂亮的女人都有可能是女巫。
宗教裁判所得到了举报后,鉴定女巫的过程更加荒谬。拷问者会将女巫扒光,然后寻找身上的黑痣,疤痕和胎记,传说这就是魔鬼寄生之处。然后狱卒会用针扎这些地方,如果女子发出尖叫或者流血,就证明她真的跟魔鬼有染。如果该女子否认自己是女巫,那么裁判所就会用酷刑逼供,包括水淹、铁烙、鞭打、针刺,还有像中国古代的“木驴刑”一样的“金字塔刑”。大多数女性都会在酷刑下招认所谓的罪行,她们的供认状天马行空,显示出了中世纪教廷的荒谬:这些女巫们有的杀死了自己100多个孩子,有的生吃了自己的丈夫,有的和山羊(基督教里魔鬼的化身)生下了孩子或让当地的家畜大量死亡。大多数女巫因为“弃绝基督”被判处死刑,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或者被斩首后分尸烧掉。在当时的欧洲那种愚昧状态,处死女巫非但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心,反而变成一场野蛮的狂欢。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德国在罗马教廷眼里是“巫师们的母亲”,是女巫之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300年里有25000多人遭到处死。当时的德国处死女巫司空见惯,甚至变成当地的一种仪式庆典。当某个镇要处死女巫时,周围的村庄和镇上的所有人都会去围观,这些人扶老携幼,带着食物和商品来到广场,火刑台周围都小摊贩,会场就像赶庙会一样热闹。
女巫的处死就像一场表演秀,这些可怜的女人会被扒光衣服赤身裸体,被捆绑着鞭打,然后用大斧斩首,或被绞死,而最受欢迎的还是火刑。欧洲宗教认为火焰能净化罪恶,所以叛教者、异教徒、女巫大多被判处火刑,就连女巫被处死后的尸体都会用火烧成灰烬。
这场荒谬的运动持续了200多年,最后被一些有良知的宗教人员叫停。在1782年,欧洲最后一位女巫安娜·果迪尔被斩首,她是欧洲以“女巫”之罪处死的最后一位无辜者,安娜的故事就是一个标准的欧洲女巫闹剧的缩影。安娜·果迪尔是一位美丽而又丰满的女人,她家庭不幸,性格较阴郁。她曾爱上一位雇佣兵,但是对方在她怀孕后将他抛弃。果迪尔生下孩子,但是孩子不幸夭折,她居然因此被判处“杀婴罪”,受到软禁。安娜果迪尔后来再婚,但是婚姻不幸福,于是独自离开家庭讨生活。1780年她为一户大户人家当女仆时,被这家主人举报其为“女巫”。安娜被当成女巫的罪证非常幼稚,当时家庭中年仅7岁的小姐,在喝牛奶时发现杯子里有一根针,人们怀疑是外地来的安娜·果迪尔做的。果迪尔马上被赶出家门,但是之后在小姐的牛奶里又发现了针,这荒唐的一家人没想到是冤枉了果迪尔,反而觉得对方有巫术,能隔空害人!于是果迪尔被逮捕了,她在裁判所的严刑拷问下承认自己是女巫,最后因“投毒害人”被判处死刑。1782年6月13日,安娜·果迪尔被斩首,这是欧洲最后一个因为“女巫”罪被处死的女人。
那具女尸也是这种,不过显然那群宗教裁判所的疯子们没想到,他们冤枉了一个无辜女人,并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居然真的制造出了一个女巫,那怕这个女巫只是一具尸体,可这具尸体依然造成了非常巨大的伤亡。
然后这具女尸就流落到了美国,并被人挖了出来……刚好又让凯他们遇到了。
于是在一起处理了这具女尸之后,凯就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