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么巧的么?(4000)(2/4)

说,如今亲眼见到了诸葛县丞,更是深感诸葛县丞为人谦和、古道热肠,令人如沐春风。”

吴良顺势施礼笑道。

“吴公子谬赞了。”

诸葛玄回过神来,笑眯眯的还礼道。

“不过我最佩服的还是诸葛县丞的诗才。”

吴良又道。

“诗才。”

诸葛玄又是面露疑惑之色的道。

“方才我进来时见诸葛公子正在写诗,此诗无论意境还是气魄皆属上乘之作,起初我还道是诸葛公子所写,一问才知乃是诸葛县丞传授,想不到诸葛县丞竟有如此惊世之才,着实令我佩服啊。”

吴良又指着沙地上的那首《梁甫吟》,一脸“敬佩”的试探说道。

“吴公子说的是这首诗?”

诸葛玄这才注意到了沙地上的字迹,看了一眼之后面色微微一变,一边立刻走上前去用脚扫乱了那些字迹,一边又快速恢复了笑意,打着哈哈说道,“哈哈哈,吴公子又谬赞了,这首诗不过是我醉酒之后的胡言乱语,吴公子万万不可当真。”

真的假的?

难道这首《梁甫吟》竟真是诸葛玄所写?

吴良愣住。

但诸葛玄的一些微表情变化却让他有些不解,既然《梁甫吟》是他所写,刚才他的脸上为何出现了些许可以称之为“紧张”的神色。

就算真是觉得难为情,不是应该露出“尴尬”的神色么?

除此之外。

他还第一时间上去毁掉了沙地上的字迹,就像急于毁尸灭迹一般,甚至好像根本就没留意吴良在最后补的那句“天不生诸葛公子,后汉万古如长夜”。

照理来说,吴良所写的那句根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话,而且还是拍马溜须成分高达99.9%的骚话,总归还是会引起他的一些关注的吧?

这样的表现,多多少少给吴良一种诸葛玄在刻意隐瞒什么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不过吴良也没有当面将这些疑点提出来,依旧笑着说道:“哪里是谬赞?诸葛县丞果然是高风亮节的名士,能够写出如此绝妙的诗句,却又如此谦逊过人,真是愈发令我佩服了。”

“吴公子初来乍到,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

诸葛玄已是不动声色的岔开了话题,接着又问。

“其实也没什么打算,我想像诸葛县丞一样在城外开垦一处田地,与家眷在此过上躬耕陇田的隐居生活,只求不再卷入战乱颠沛流离。”

吴良说道。

“这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

诸葛玄微微颔首,“若是如此,今后我与吴公子便可时常交流,亮儿也多了一个说得上话的伙伴,真是可喜可贺,可惜今日家中没有准备,改日吴公子再来时提前知会一声,我必备下美酒为吴公子接风洗尘。”

“那就多谢诸葛县丞了,哈哈哈。”

吴良听得出来诸葛玄话中有下逐客令的意思。

虽然心中还有不少疑点又带调查,但也不急于这一时,于是便又与诸葛玄寒暄了几句,在诸葛亮依依不舍的相送中选择了告辞。

望着吴良与典韦策驴而去的背影。

诸葛玄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回过头来看向诸葛亮时神色已有些严肃,沉声说道:“亮儿,此人方才与你说些了什么,你一字一句向我复述一遍,不得有所隐瞒!”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吴良没有再去拜访诸葛亮,只是派出部分兵士在邓县周边进行勘察打探,对外的理由便是寻找一处可以建宅与开垦的无主之地,以供“定居”邓县之用。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如果过了将近半个月,进入南阳郡之后便与吴良分头行动的杨万里等人也终于来到邓县进行汇合。

“公子,属下无能!”

在吴良的房间内,杨万里与麾下的兵士低垂着脑袋,一脸愧疚的向他报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