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城汤池(2/3)



看样子都被吓得跑下城了。

一些见识过焰火表演的将士,到还好些,而更多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将士,见着“克虏伯”那恐怖的破坏力,张大嘴巴,合都合不拢。

却见“克虏伯”们被旁边的兵推回原位,然后这些人围着“克虏伯”忙碌,不断有人高喊着什么,仿佛在下达命令。

这些命令,旁观的将士们听不懂,但他们看得出来,第二轮进攻就要开始了。

不一会,“克虏伯”们开始了第二次发威,再次喷射出浓烟和火光,晋阳城头,又有大量“土花”绽放。

待得烟尘散去,晋阳城墙上的凹坑,愈发明显。

观战的兵卒们,连同高级将领,看着“克虏伯”的攻城威力,不由得后背发凉。

金城汤池?在这种兵器面前,和纸糊的有什么区别?

还好,这是友军啊...

。。。。。。

翌日上午,雷声不断,休息了一晚的“克虏伯”们,再次忙碌起来。

它们喷射着浓烟和火光,攻击着晋阳东城墙。

经过昨日一个白天的攻击,晋阳东城墙已经伤痕累累,墙面大幅崩塌,包在外层的砖块已经脱落,里面厚厚的夯土墙体出现大凹坑。

楚军炮兵阵地后部,高台上,行军总督王顗以及各行军都督等高级将领,用千里镜看着晋阳城墙,沉默不语。

王顗看得清楚,虽然晋阳城墙外表已经面目全非,可以说得上是“满目疮痍”,并有几段城墙垮塌,开始出现斜坡。

但是,距离城墙被打破,还早,毕竟这夯土墙太厚了。

旁边,一名炮兵军官,向诸位“老古董”讲解火炮攻城的一些知识:

“夯土城墙的特点,是墙越高,墙体就越厚,如晋阳这般的坚城,其城墙高约四丈,那么下段墙体的厚度不会小于这个数。”

“可以认为,这就是个厚实的土坡,想要通过实心弹将其击穿,哪怕是用上克虏伯,也要花很长的时间。”

“所以,夯土城墙被炮击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先是城头被摧毁,无法站人,与此同时墙面崩塌。”

“随着炮击的持续,墙上出现破口,破口逐渐扩大,出现滑坡,滑坡变成缓坡。”

“大量缓坡出现,人徒步就能走上去,于是这城墙的防御作用就没了。”

“所以,不需要等到克虏伯将其击穿,只需等缓坡出现,我军先登,就能蜂拥而上...”

“当然,寻常小城的夯土墙没有那么厚,在克虏伯的攻击下,撑不了多久就会坍塌,失去防御作用。”

这一番解释下来,“老古董”们算是明白了克虏伯这种兵器的大概“用法”。

攻城的话,破坏小城城墙,不废吹灰之力,而攻击诸如邺城、晋阳这种坚城城墙,主要是摧毁城头,然后在墙上制造缓坡,导致城墙的防御作用失效。

然后,攻城方的兵马一拥而上,越过城墙,攻入城内。

“克虏伯”因为重量很大,随意移动缓慢,野战时限制颇多,主要拿来攻城。

但尺寸小一些的同类兵器,能够随着军队行军,不扯后腿,在野战时发威,所向披靡。

厚厚的夯土城墙,在名为“火炮”这种兵器的攻击下都撑不了多久,血肉之躯组成的军阵,其阵再厚,又能撑过几轮炮击?

数万,甚至十余万大军,在面对有轻便“野战炮”以及骑兵护卫的军队时,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啊!

王顗放下千里镜,看着眼前这些喷射浓烟和火光的“怪物”,心中百味杂陈。

一如皇帝所说的那样,时代,已经不同了。

他能猜得出来,其实李笠手中,早就有这个兵器,而不是楚国建立后才有的。

所以,若当年,他们选择和李笠作对,根本就打不赢。

甚至,李笠都不需要动用这种兵器,以其之前用计赚邺城的表现来看,其他人想和李笠斗智,都是那么的艰难。

王顗耳边,除了隆隆的炮声,还有如潮的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