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俱毗罗(4/4)

汗想不明白,对面骑兵人数众多,看样子,大概是依附于楚军的草原部落兵。

兵力对比悬殊,他已然看不到突破拦截的希望。

只能挥舞佩刀,咆哮着,怀着阿史那氏的荣耀,向敌人发动最后的冲锋。

北面,骑马驻足土坡上的碛北道行军总督王琳,看着南面突厥大营处尘土大作,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不断闪烁,忽然觉得胸中郁闷之气消散得无影无踪。

阿弥陀佛,我这一路颠簸过来,再找不到敌人主力,哪有脸对全军将士!!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突厥达头可汗从白山跑到西边的俱毗罗城,但是,万里奔袭、接连扑空后总算是扑中猎物,这次出击真的值了。

第一次扑空,是碛北的于都斤山,那是早年突厥王庭的所在地。

然而阿波可汗不在那里,所以,从代朔、幽燕出击的骑兵,实行方案二。

方案二,在于都斤山转向西,横跨数千里,往葱岭而来。

这条路,中原骑兵从没走过,也亏得娄定远举荐的那几个粟特商贾给王琳带路,楚军骑兵好歹没走歪。

结果到了葱岭“远郊”,得知阿波可汗的王庭已经南下,到了南边龟兹国附近,而西部可汗——达头可汗的王庭,在西边千泉一代。

王琳选择去千泉,毕竟千泉那边不可能想到会有中原骑兵跑过来,达头可汗必定会被他打得措手不及。

至于在白山一带的阿波可汗,就留给皇帝来解决。

想到这里,王琳看向南方。

他的出击,是早就计划好的,不过,皇帝出巡关陇前,派人给他送来新的计划,以作补充。

新计划,是皇帝出巡、抵达陇右后,想办法“搞事”,吸引突厥的注意力,使其看向南方河西一带。

以便孤军深入的碛北道行军,有机会从阿波可汗背后(北面)寻找新的战机。

但是,临机决断全看主帅王琳。

皇帝的新计划里,有个备用“救急对策”,即碛北道行军可以往瓜州敦煌撤,那里,必然有接应。

王琳回想着李笠的亲笔信内容,看着南面苍茫大地,心中一动:所以,南边真的有友军佯动?

但又难以置信:按向导的说法,俱毗罗城南边的南边,隔着大碛,好像是于阗吧?

于阗再往南,是绵延大山,翻过大山,是吐谷浑的地界吧?

那里怎么可能会有友军?

但事实就是达头可汗突然率部从千泉南下,到白山和阿波可汗回合,导致他又扑了个空。

长途奔袭,接连扑空,王琳只觉进退两难,但是,大军空手而回真的不像话。

碛北道行军一路向西,单单跑死、累死的马就不少于两万匹,此次真要是无功而返,助战的契丹各部、草原各部以及边地豪杰们,下一次就不会跟着来。

于是,自觉身子骨已经被长途颠簸颠得有些松垮的王琳,咬牙挥师南下。

过碎叶、大清池、凌山。

现在,王琳看着眼前已然为己方控制的战场,长舒一口气。

下令再次吹响号角,然后,策马前进,带领左右冲锋,给突厥大营补刀。

看着眼前的尘土飞扬,以及茫茫大碛,还有开始西斜的太阳,他想起李笠在信中,描绘的边塞风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