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950 国人庸碌,大论真雄(2/5)

s;而这一切,都是在蕃军眼皮底下进行的,这无异于直白的告诉蕃军,老子早已经预判了你的后计操作,这一切注定只是无用功!

现在韦东功每天看着堤坝内的蓄水水位越来越高,而堤坝外唐军所挖掘的防洪工事规模越来越大,明明对方已经躲开极远,而自己却还不得不继续装模作样的蓄力准备出拳,这种滋味也实在是一种煎熬。

为了让积鱼城派遣更多的援军,韦东功在奏报中刻意夸大了牛心堆所面对的危险。但事实上,眼下的牛心堆营地安全得很,唐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进攻的意图,可能现在的牛心堆要比后方的积鱼城还要更加安全。

虽然对上奏报有所隐瞒,但在给族长韦乞力徐的请示中,韦东功却是不敢藏私。现在他基本也已经看出了唐军的意图,就是围而不打、等着他们自己兜不住而崩溃,但他却没有突破困境的思路。

事到如今,韦东功心里都暗暗觉得,这一次赞普亲率大军前来青海与唐军交战,实在是有些轻率失计。

早年大论钦陵坐镇青海,与唐军交战屡有大胜,这不免让吐蕃国中对于大唐的实力都有些看轻。特别在赞普的带领下,国中权贵们对噶尔家排挤孤立,使得噶尔家不复大权独揽,更让吐蕃上上下下都觉得唐国不过尔尔。

就连大论钦陵都难以抗阻国中的群情压迫,作为钦陵手下败将的唐国又算是什么强大对手?

然而双方开战以来,事实却接连给他们教训,无论是此前擦布卡巴等前锋人马的惨败,还是接下来牛心堆周边防线的失守,包括昨夜强攻不下的狼绝山口一战,唐军所表现出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了吐蕃此前的想象。

除了对唐军战斗力的判断有误之外,眼下的吐蕃同样拥有着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内部的权力震荡已经超过了外患的威胁。

韦东功并没有将前线的情况对韦乞力徐隐瞒,但远在后方积鱼城的韦乞力徐也没有对他做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指导,只是告诉他要警惕山南与后藏势力的北上,必要时可以放弃前线的战斗,一切以保全实力为先。

这一次赞普大征国中甲兵,一副要与大唐一决雌雄的架势,但除了针对外敌之外,同样还有对国中势力进行深入整合的意图。

青海此战无论胜负如何,噶尔家这一权臣家族的倒台都已经成了必然。巨大的权力真空,势必要有新人替补上去,谁能在这关键时刻踏前一步,国中诸豪强大族也都充满了算计。

如今的吐蕃虽然已经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但是由于松赞干布英年早逝,这种统一并没有深入持续的进行下去。之后掌权的噶尔东赞父子因为出身并非邦部名门,所以接下来的一系列政令实施,都有着打压国中各方豪强的色彩。如果不是由于噶尔家的支持,如今的赞普也很难在这王位上坐得稳当。

可是随着赞普成年,对权力的欲望增加,与噶尔家矛盾越来越大,这种君臣集权模式很难再继续维持下去。噶尔家之所以强大,是立足于吐蕃作为一个统一的强大政权基础上的,这同样也是赞普的权力来源。

但赞普为了打压噶尔家,便不得不对国中那些邦部氏族加以笼络,将一部分已经被松赞干布与噶尔东赞父子从各大族夺取的权力再次分授给他们。

所以吐蕃过往数年的君臣权斗,还有一层更深的趋势,那就权力从集中再次走向分裂。

韦乞力徐作为韦氏的族长、吐蕃的重臣,对外征战虽然不如大论钦陵那样威名赫赫,但是对吐蕃内部权力的变化却非常敏感。也正因为这种敏感,才让韦氏成为吐蕃国中屹立不倒的豪族,平安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权力演变。

眼下吐蕃国中哪怕包括赞普在内,可能主要关注的都是深入青海的唐军,但韦乞力徐却能透过这厚重的战争迷雾,看到些许未来吐蕃权力演变的趋势。

在吐蕃国中,有一批势力定位比较微妙,那就是山南雅砻的一干氏族。吐蕃王室悉多野家虽然发源于山南,但与这些山南氏族关系却算不上好,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雅砻氏族曾经弑杀松赞干布之父。

虽然松赞干布年少有为,诛杀了弑杀其父的首恶,但终其一生对山南氏族始终保持着警惕与排斥。也正因此,虽然松赞干布统一高原,但山南势力却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统一红利,反而是出身孙波系的噶尔家、韦氏等家族势力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过往许多年,山南氏族都长期不能进入吐蕃的权力核心。可是在当代赞普与噶尔家权斗的过程中,山南氏族却成了赞普的重要盟友。

包括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