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84章 论哄人,唐团座是专业的!(3/4)

!不给你设太大难度,我们新兵训练期是手枪50米靶42环合格,你只要上靶三发就算数,我负责帮你说服阿爸。”澹台明月也没太放在心上,随随便便就设了个门槛,只当是少年一时上头。

毕竟,唐刀上来就给他丢了一把黑星手枪,那操控难度可和什么日式王八盒子不一样。

而且,澹台家一行在这里顶多待上二十天就得返程,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他练习。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澹台明月说的可是劝服自己老父亲,可没说劝服母亲,但澹台家大事方面做主的可是澹台夫人。

可怜的少年显然被自己阿姐拿捏的死死的还不自知,跑去搂着刚刚认识两天的同龄小伙伴夏大雨的肩膀,那是要拜师学艺的节奏。

殊不知,两人年龄虽是相近,但经历却是大不相同,尤其是夏大雨也是少年心性,真要是认真起来,那澹台明镜这待在四行团的20天,可不会好受。

要练,就得认真练,四行团的子弹再多,也不是谁都能白白浪费的,这也算是四行团的规矩。

唐刀也不去管,他可不想留个孱弱型的小舅子在身边,让他知难而退是最好,真要这小家伙一咬牙练出点东西来,那也不错。

在这乱世中,书画救不了命,但枪法可以。

甚至,唐刀都已经安排好了,澹台家那四名武装家丁在新年过后就接受老韩大叔的特训,临走时全部配上半自动步枪和黑星手枪,这样遇到突发情况,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射程不过100多米的驳壳枪现在在四行团基本都只是装备民兵部队了,马上就彻底从正规军中淘汰了。

进入距离小镇大约3公里外的四行团驻地,澹台夫人一行才真是惊到了。

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的四行团驻地早已不是昔日的草棚遍地,士兵们几乎席地而眠的局面。

现如今,一栋栋木屋伫立于山林间,驻地中还有一条小溪蜿蜒其中,虽说小溪一看就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但有足够的清水引入,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不是处处山头上都有防空和地堡工事以及随处可见的训练场、背着枪巡逻的士兵,澹台夫人还以为自己进入了什么度假庄园。

“阿妈!这只是驻地的一部分,只有一个营和团部大约千人在这边。”澹台明月笑眯眯地搀扶着母亲走上一个小山头,指着远方。“再往前走3里路,才是我医护连的驻地,那边是工厂区,那边是新兵训练场......你放心,从这里到山口,都在防空连的保护下,小鬼子的飞机不来便把,来了,也是小趴菜。”

虽然不知道四行团防空连有多厉害,但眼前的一排排木屋和隐藏于山谷中的厂房,却都是真实存在的,把澹台夫人和澹台明镜都给惊呆了。

这哪里像是军营驻地,完全就是个大型军事基地。一座建在大山深处的既森严又生机勃勃的军事基地。

他们虽然都不太懂军事,但他们却都是读过不少书的文化人,自然是知道这驻地的规模究竟是有多大。

至少,这绝对不是印象中一个团2000多号人撑得起来的。

或许,四行团每战必胜每攻必克的秘密,就在这个被山林掩盖的巨大驻地里。

这,或许就是知识和见识的力量,初至此间的母子俩至少猜对了一小半。

完善的后勤保障和驻地周边经济拉动形成的良性循环,是四行团战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姐夫,你们这是有多少人啊!一边打仗还能一边盖房子建工厂?”澹台明镜看着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四行团驻地,小脑瓜子嗡嗡的。

事实上,别说是澹台明镜这个少年了,就是程大旅长来这里时也叹为观止。

八十集团军物资有限,向来是把钢用在刀刃上,那会动用巨大人力物力盖什么木屋,基本都是借住在老百姓家里,连他这个旅长和旅部都不例外。

哪像四行团这样,为了取水方便,不惜炸开山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一条贯穿整个驻地的溪流,有那钱,多卖点枪械不香嘛!

但四行团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钱。

用唐刀的说法,钱这玩意儿,如果不花出去,就是个数字。

为了拉动大口子洞镇及周边的内需,唐刀是拼命的搞各种基础建设,白胜的工兵连现在人数高达600人,五个工兵排除去有三个主搞军事土木工程科目训练,另外两个则主要负责带领民众搞各种建设。

在他们的努力下,别说四行团驻地内部了,就连通往镇里狭窄的山道,现如今都扩展出去最少1.5米,原来只能走大车的地方,现在都能走卡车甚至是89式坦克了。

不然的话,四行团缴获的那两辆89坦克可是开不进驻地的。

当然了,那动用的人力物力计算下来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