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章 钱挣的稀里糊涂(3/5)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瞄着十四班呢!

别看学年总排名不高才第十,可是你也得看看十四班是什么底子啊?

进步实在太大了。

而且,十四班是高一两个全员及格的班,倒数第一都进了前900。那些差生家长,能不眼红吗?

……

唐成刚终究是没追上唐奕,回到小厅,第一件事就是掏兜。

那个浑水摸鱼的都赏了,这考第一的不得重赏?

结果,空了,三个爹都没凑出来。

本来嘛,谁没事儿在兜里揣那么多钱?

弄的唐成刚还挺不好意思,不该给的给了,轮到该给的却没给。

“先欠着,明天唐爸给你加倍!”

对此,齐磊尴尬一笑,“唐爸,算了,我不缺钱。”

“那不行!”唐成刚不干,“一码归一码。”

“再说了,你们仨手里的那个钱,那是大钱,不要零着花了。”

小哥仨手里有三万,这事儿他是知道的,也是他亲手给他们的。

齐磊:“”

齐磊有点尴尬,想说,我真不缺钱,那三万都变成十几万了。

可是,正如他之前想的那样,你要是三万变四万,六个爹妈还好接受,突然变成十几万,能吓死个人。

反倒没法说出口。

心里琢磨,要不再等等吧,等来年再坦白这个事儿。

他却没想过,这一瞒,两三年之内是没有坦白的机会了。

而且,终究要吓爹妈一吓。

一大跳!

高兴过后,三个爹终于平静下来,继续讨论着工作上的事儿。

齐磊没着急回屋,坐在一边儿听了一会儿。

这才知道,老爸这趟去南方,收获很大,不但把那三个老技术员找回来了一个。而且,算是一趟对南方中成药企业的一次考察,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

“不看不知道啊,咱们北方在观念上,和人家确实有差距。”

“我走了好几家有名气的药厂,人家不但在管理上更贴近市场,而且几乎都有自己的中药种植产业,从原材料上就比咱们稳当得多啊!”

之前说过,尚北地处长白山脉边缘,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像是五味子、窜地龙等等中药山货,每到季节都可以从山民手中收购,不愁货源。

之前,唐成刚也好,齐国君也罢,一直觉得这是药厂的优势所在。

可是,齐国君出去转了一圈才明白,他们这种靠天吃饭的想法有多幼稚。

“按说,我是想开春之后再回来的,再多走走,多看看。”

“可是听说,农业部给组织的专家组年前就到尚北?我有个想学,能不能想法办让上面再请点中药种植、人工繁育的专家?如此一来,咱们也能有自己的稳定货源。”

有些中草药,是山上野生的好。可是有一些,就比如尚北药厂需要的几种主要中药原料里,有那么几种人工种植的反而比野生还要好一点。

这是齐国君从重庆请回来的那个老技术员亲口告诉他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中成药产业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沉寂,刚刚开始复兴,中草药种植的经验几乎为零。

目前,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除了少数几种常用中草药有规模种植经验,比如人参、八角。

没错,就是做菜用的那个调料八角,那是一味药材。

而且,不光国内药厂有需求,在90年代末,国外的西药企业也要从中国进口八角,提取其有效成分,出口量很大。

总之,绝大多数品种想要野生转人工,都要自己摸索,没有先例。

可像尚北药厂这种小规模药厂,保证生产技术不落后都难,更不要说种植了。

齐国君的意思是,借农业试点的东风,请政府搭一把手。

这也是三个爹和吴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