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九六章 作家的工作不是还原(2/3)



于东在书房听到莫言跟刘昌敏的声音,伸头出来看了看,见他们在看稿子,又把头缩了回去,他怕这俩大爷又跟毕飞雨似的,让他伺候茶水。

……

余桦当然是先看完稿子的,他把剩下的稿子拿给毕飞雨,自己则跑到厨房给自己的茶杯添了点水。

能看到这本小说,他着实高兴啊。

除了因为这本小说写得好之外,还因为于东在小说里把他的书给写了进去,《边城》后面的第二篇就是他的《活着》。

于员外这家伙,够处。

喝了口茶,余桦又跑去书房,见于东又在伏案写东西,笑着说道:“这篇小说刚出来,又要写别的了?”

于东笑着摇摇头:“没有,只是把之前抄录的资料给整理一下。”

他现在整理的都是常怀英的手书,他想的是,如果有机会,在出版的时候,把常先生的一些手书也放进去。

“抄录的什么资料?”余桦问道。

“就是跟这篇小说有关的资料。”

于东放下手中的资料,又简单地把他发现常先生手书的事情给余桦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余桦端着茶杯感慨道,“竟没想到,这本书里面的常先生还有原型,他写的这些东西能给我看看么?”

“当然。”于东点点头,把抄录的东西递给了余桦。

余桦接过资料,大概地看了看,随后笑道:“有些东西你在小说里面用了,有些东西又没用。”

“常先生跟他爱人的故事,基本已经无法还原了,我只能从中抽出一些东西来构建新的故事。”

余桦呵呵笑道:“还原从来都不是我们作家要干的事情。”

于东微微点头,余桦说得没错,作家不是新闻工作者,所要做的工作也一直不是还原。

作家往往只会提取,提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用来构建自己想要的故事。

“这本书有名字么?”余桦又问道。

“没有。”

于东摇摇头,这段时间,他一直奋笔疾书写故事,压根就没想过给书起名字的事情。

但是一本书写出来,必须要有一个名字。

他看向余桦:“你可有什么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你自己的书,自己想名字。”

“你觉得叫《旧书》怎么样?”于东问。

“旧书?”余桦认真地咀嚼了这两个字,随后皱着眉说道:“听起来没什么感觉,没觉得好,也没觉得坏。”

“我暂时只想到了这个。”于东说道。

“没关系,你慢慢想。”余桦笑了起来。

他觉得挺好,于东写什么都快,总要有一件干不快的事情。

而且他也知道,有时候起书名比写书还让人纠结。

……

于东跟余桦在书房里聊了好大一会儿,毕飞雨他们几个也陆续把书看完。

看完稿子的莫言一脸的兴奋,将于东从书房里拖了出来,非要跟他好好聊聊这本书。

这会儿程砚秋正好从琴房练完琴回来,看到余桦他们几个都在,有些意外道:“今晚在我家打牌么?”

毕飞雨笑道:“不是,我们来看看于东的新书。”

“已经写完了么?”

“嗯,写完了。”于东点头道。

听说已经写完,程砚秋也松了口气,这段时间他看于东为了这本书废寝忘食,心里心疼,却又不好说什么。

她甚至都有些后悔去把常先生的那些书找回来了,要是没有那些书,于东应该也不会这么累。

从前她刚跟于东认识的时候,对他的情感更多是对一个年轻作家的欣赏,想着他能多多出些作品给世人看就好。

后来真正在一起了,她的想法就完全变了,什么作品,什么才华,都不如身体来得重要。

“我去给你们弄点零嘴,边吃边聊吧。”

“多谢弟妹。”

“麻烦了。”

看程砚秋去给他们找吃的,于东撇嘴道:“给他们吃,瞎子点灯,白费。”

“吃你点东西,看你这样子。”毕飞雨笑着把手中的稿子扬了扬,“我可告诉你,现在你手稿可是在我手里,你要是惹我不开心了,小心我一把灰给它焚了。”

余桦嘿嘿一笑:“这就体现了用电脑写作的好处。”

于东一脸无所谓地指了指脑袋:“放心,都存在这里,反正这稿子还要修改,重新誊一遍的。”

“行了行了,不开玩笑了。”毕飞雨忽然做出一副正经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