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零九章 开着挖掘机刨世家的根(2/4)

掺杂了许多脏臭之物。对吧,王尚书?”

王允:……

林子初,你这话什么意思!

在你眼中,老夫是脏臭之物?

不过以王允之智,自然不会跟林朝做口舌之争。

“长史若觉得水中不洁,便使人去彻查水源即可。”

林朝点头笑道:“王尚书所言在理,是时候该彻查水源了。不过在彻查水源之前,还有些事要做。”

“敢问长史,是何等要事?”

王允并不想和林朝多做纠缠,但奈何林朝不依不饶,他便只能跟着尬聊。

林朝没理他,而是大声笑道:“诸位,且停一停手中的政务,某有一件小事宣布。”

重头戏来了!

不知为何,左右人心中都不约而同突然浮现出了这句话。

眼看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林朝却又悠然喝了一口含有脏臭之物的茶水,然后缓缓站了起来,脸上已没了笑容。

“诸位,方今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有识之士皆当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昔年玄德公奉天子诏令,执掌徐州,牧守一方,每念及此事,必痛心疾首,涕泪横流。

是以,某打算在徐州开设学宫,行教化之道,用以匡正人心!”

听完林朝这段话后,众人顿时松了口气,继而议论纷纷,且眉间带有喜色。

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件事情啊!

初入徐州之时,林朝便在徐州核心圈子内公布过这件事情,并且城外学宫也竣工已久,所以这也算是半公开的秘密。

但凡读书人,几乎都好为人师。

像这种开门授徒,行教化之道的事情,几乎没人会反对。甚至大家都在想着能不能在学宫中当个教习,将来学生中若有名扬天下之辈,自己的名声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哪怕用休沐的时间去授课,大家也甘之若饴。

对于众人的议论,林朝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并没有阻止。

等众人议论了一会后,荀或站出来开口道:“长史,敢问新学宫名称可有定下,规模如何,学宫中如今有多少教习,书籍从何而来……”

荀或算是半个学宫的创造者,城外的建筑是他命人建造的,林朝弄来的兰台藏书,也都由他一手藏入府库。

但林朝今天才提出此事,他便得再跟着走一遍流程。

林朝答道:“开设学宫,最重要的无非三者。其一藏书,其二教习,其三学子。

当年蔡中郎设计诛杀董贼后,玄德公率先引军入雒,不忍圣贤经典被毁,便命人将兰台藏书搬到了郯县,此次正好作为开学宫所用。

至于教习方面,某师郑康成乃当世大儒,学问高深自不闭言,且交友遍天下,早已呼朋唤友。如今受我师之邀,前来徐州的贤者足有数百人,都可用以树人育才。”

话说到这里,王允忽然浑身一颤,眼中童孔瞪得老大,敏锐察觉出了林朝话中的重点。

听林子初的意思,光教习就有数百人,那学子得有多少人?

“敢问长史,学宫准备招收多少学子?”

可还没等王允开口询问,田丰已经站了起来,开口问道。

不问不行啊!

既然州府创办,那学宫中的一切吃穿用度,估计林子初也会让州府承担。

一提到钱,田丰可是比任何人都敏感。

林朝扫视众人一周后,才缓缓开口笑道:“关于徐州学宫,某打算每年都招收一批学子,从蒙学到经学一并完成。今年草创,便先招两万人吧。”

什么,两万人!

林朝话音刚落,堂中就炸开了锅。

这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纵观古今,最大规模的学宫,当属昔年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稷门外形成的百家争鸣。

可就算百家争鸣,当时的规模也不过数千人而已,已是空前绝后!

如今他林子初一张嘴,就要培养两万学子,众人如何不震惊。

如果说其他人只是震惊,那以王允为首的世家官员,就是惊恐了。

今天是两万学子,过数年就是两万读书人,而且他林子初还要每年招收!

如此下来不出十年,便会有十万甚至数十万读书人出现!

放眼如今整个天下,恐怕也没有数十万读书人吧!

最最关键的是,如果林子初做成了此事,那他们世家的地位将一落千丈。

一旦知识垄断的局面被瓦解,那他们还如何代代簪缨?

如何坐享荣华富贵?

如何高高在上?

如果说新纸的出现,是林朝扛着锄头挖世家的根基。

那以此次学宫的规模,便是开着挖掘机来挖了。

一想到那些贱民以后也有机会和自己平起平坐,王允心中除了惊恐,就只剩下了愤怒。

不行,绝对不行!

万不能让林子初做成此事,不然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