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三章 河套地区与燕云十六州(2/3)

“监军此言当真?”

林朝对高顺的反应相当满意,点头道:“自然是当真的。不过战争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何况咱们去年才刚刚收复三州之地,如今正是修生养息之事。

再者,北征首重骑兵。如今幽州不在咱们手中,自然没有多少骑兵可用,想要征伐胡虏,还得养马练兵,公义以为如何?”

话说到这里,高顺总算明白林朝召自己前来的目的了。

只见高顺起身抱拳道:“监军放心,只需给末将数年时间,末将便能练出一支精骑,横扫蛮夷自然不成问题!”

好,很有精神!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林朝笑道:“公义有此决心,某甚是欣慰。倘若公义能练出一支精骑,待北征胡虏之时,某便表奏玄德公,拜你为一军主将,让你亲自率军踏平蛮夷!”

高顺如此爽快,林朝又岂能不给他一个保证。

“多谢监军提携!”

高顺满脸激动道,脸已经快变成关羽的颜色了。

“还有一事,请公义为某参议一番。”林朝指着地图开口道,“公义以为,北地何处适合养马练兵?”

一名精锐的骑兵,可不是步卒加一匹战马就能合成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练出来的。

只有在人与战马达到某种默契程度的时候,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骑兵。不然寻常人驾驭战马都不容易,又何谈作战?

所以骑兵的训练,必须得是人与马一同训练,方能见成效。

闻言,高顺甚至都没仔细观看地图,便抬手指了下去。

“末将以为,这两处地方适合养马练兵。”

林朝低头一看,只见高顺所指的两处地方,一处是并州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等地。另一处则是幽州的上谷、广阳、渔阳、涿郡等地。

“为何是这两处?”

林朝只知道马适合在北方蓄养,却不明白里面真正的门道,所以才有此一问。

只见高顺抱拳道:“监军容禀,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自古上等战马,皆出自北地。而一匹马驹想出成为战马,又得需要开阔地带来进行训练。

末将方才所指的两处地方,皆水草丰茂之地,适合放牧,自然也就适合训练骑兵。”

见高顺说得条理清晰,林朝不禁点了点头,心道自己算是找对人了。

马这个物种,天生就不喜炎热。试问在气温三十多度的炎炎夏日,连人都扛不住,更何况满身都是毛发的战马,非得成片成片的病死不可。

所以中原不是不能养马,而是养不出好的战马。

听完高顺的讲解,林朝又看了看地图,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所谓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等地,正是后世人口中的河套地区!

这可是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更是天然的马场。

最关键的是,这里不仅是马场,还是中原与异族的交界地,长城便是沿着此地修建。

作为一块类似跳板的地方,中原衰乱之时,异族便沿着此地入寇。

等到中原强盛之时,大军也是从此地开始征伐异族。

而上谷、广阳、渔阳、涿郡等地,在后世两宋时期还有一个名字——燕云十六州!

失去了这块地方的两宋,在骑兵方面一直支棱不起来,一直被北方的异族摁在地上狠狠摩擦,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顺的话,使林朝大有启发,更坚定了拿下这两块地方的决心。

有了这两块地方,在骑兵战场上就有了主动权,反之则处处受制于人。

沉思半晌后,林朝又开口问道:“公义,某若给足你人手物资,编练出七万精骑需要多长时间?”

“七万精骑!”

饶是高顺一贯稳重,也着实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不错,就是七万。”

高顺苦笑道:“监军,战马非三年不可成,且母马每次生产,大多只产一头马驹。就算监军给末将一万匹母马,想要变成七万匹战马,最少也得六七年时间。”

“这么久!”

林朝显然也被这个时间给吓到了。

中平四年从中山起兵开始,到如今雄踞四州之地,也不过才不到六年的时间而已。

而养七万匹战马,居然需要七年时间!

鲁肃拱手笑道:“长史,征伐胡虏乃开疆拓土之功,自会青史留名。下官以为七年时间并不算长,长史风华正茂,又何惧七载光阴?”

“子敬所言极是,只是……”

林朝苦笑道。

争霸天下可不是像游戏那么简单的,事实上不仅战马的成长需要时间,就算是人口也一样,甚至田里的庄稼,也是一年才有一季收成。

在时间的长河里,任何事物都显得如此渺小。

所幸去年打下的三州地盘也需要深入治理,把这些地盘打造成铁板一块也需要数年的时间。

以徐州目前抚民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