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输得太惨了!(1/2)
整个长安城都在等待大军的消息。
也就只有李昊毫不关心。
每天签签到,过自己悠闲的生活,他不香嘛?
何必为这些跟自己无关的事操心。
不过这段时间里,李昊倒也又接到了曹纯的来信。
曹纯已经收到东突厥的气候消息,并说他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应对之策。
保证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还可以开疆扩土。
李昊随便曹纯怎么做。
反正曹纯应该心里都有数。
随着大军出发的时间越来越久。
距离东突厥也就越来越近。
终于,在数十天后的一天。
出征大军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
李世民接到消息之后,整个人猛然站起!
李靖传来的信上,赫然写着,大雪封山,根本没有进攻之路,而由于气温极低的原因,即便穿着棉衣,士兵也出现了大量的冻伤甚至冻死现象!
这封信提到的消息极为不妙!
这六万大军出征,居然找不到进攻的路。
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次出征,除了劳民伤财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
东突厥那一片,本身冬天就比中原地带寒冷的多。
这次又是东突厥这些年以来最冷的时候,以中原地区制作的棉衣,尚无法抵御这样的寒冷。
仗还没打成,自己这边就已经冻伤冻死,可以想象的是,士气一定会很低落。
李世民很烦。
尽管这次是进攻突厥极好的时机。
可是前方条件之困难,依旧是出乎于李世民的想象。
怎么办。
难道撤兵?
李世民心中刚刚转过这个念头。
眼角余光看到在长安城门口当守卫的长孙无忌,转托他人给自己送来的劝谏书。
长孙无忌虽然被贬为门卫,却始终没有放弃劝谏。
他非常相信李昊的话,认为这次出征,一定劳而无功,还会耽误赈灾。
故而一直劝李世民早点退兵。
现在长孙无忌的话,居然都应验了。
李世民心里面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李世民岂能轻易认输。
如果现在撤兵,岂不是证明他李世民一开始就是错的!
到那时候,长孙无忌就能够获得极大的威望。
他李世民就成了昏君。
还有那李昊,长孙无忌可是听李昊的话才来劝谏的,到时候李昊的威望,恐怕比长孙无忌还要高!
绝不能轻易退兵!
总而言之。
他李世民要克服种种困难,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被吓退,就被打倒。
就是要打一场奇迹之仗!
若是打仗太容易,那怎么体现出来他李世民的能力。
现在无非就是天气寒冷,大雪封山而已,只要征集棉衣,再派人开路,无非就是更费点衣料和粮草,一样能打进突厥,和突厥主力决战!
他李世民要让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他依旧是那个能征善战,赫赫天威的战神!
想到这里,李世民立即下诏书。
命各州府官员上缴各种布料以及棉花等御寒之物。
又多征收一笔出征税,从民间老百姓那里征收更多的粮食。
这个时候虽然土豆已经初步推广了出去,但还未能大规模种植,这次征收粮食,还是会让老百姓伤筋动骨。
但李世民已经顾不得!
哪怕有是所牺牲,这一仗也必须打赢!
李世民的命令很快发了出去。
众臣知道李靖那边处境艰难,都十分担心。
六万唐军精锐,那是大唐的主力,如果折损在东突厥那里,损失会非常大。
便是魏征也感到不妥,已经劝谏。
希望李世民能撤兵。
但此时李世民已经押上了更多的赌注,已经无法再退。
李世民铁了心,谁的面子都不卖。
一句话就把所有劝谏之人全给否了。
李世民下了死命令,催促李靖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进突厥,和突厥决一死战,拿下突厥的地盘!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无奈领命。
正在众臣整日提心吊胆祈祷能够获胜时。
没过几日。
河东道的探子传来消息!
河东道果真大旱!
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旱!
这次旱情,可以说是赤地千里,据说当地空气干燥的一滴水都没有,人走在土地上,都感觉像是走在硬石板上!
而且旱情突发。
从只是普通的缺水,一下子就变成了这副所有河道干枯的模样!
足足有好几个州的人都急需赈灾!
这个消息霎时间传遍了整个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