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61章实诚(2/2)

件。除了上回赏了玉阮两支,她还一次都没用自家的毛笔。

不过百灵这话倒给她提了个醒,“你让人把敏惠县主要的笔样子赶紧送回去,再给大少爷带个信,让他找荣宝斋的佟掌柜商量着,给咱家毛笔起个字号。这个主要听曲师傅的,刻在笔管上。等日后慢慢做起了名声,可是子孙后代都受益不尽之事。”

百灵听着就笑,“到底王妃心善,若寻常人家,再不肯给工匠这样露脸的机会。”

否则生意做起来了,人家要单干怎么干?就算要起字号,也该拿自家荣宝斋来冠名。

宁芳笑着没说话,孔雀觑她那眼色,接过话道。

“妹妹经济上比姐姐们伶俐,但这人情上却略有些不足。那曲家我虽不认识,但他家若当真有心单干,能不找个大户人家依靠着?你看这京城遍地大小商铺,背后多是有官宦人家支撑的,否则再难做得长久。”

百灵恍然。

要不是宁怀璧有了官身,夏明启都不一定敢把铺子开到京城来。这也是后来他肯把铺子白送给宁芳陪嫁的缘故,就算失了此处生意,他在别的大省城,又哪里开不得?

至于宁芳,她宁可那曲家有志气,能做出名堂来。

这门生意说大不大,认真做起来倒是有些赚头,日后也是留给兄弟们的一份家业。

百灵谢过孔雀指教,又道,“那我过去跟二太太说一声吧。”

那荣宝斋是夏家陪送给夏珍珍的嫁妆,虽然夏珍珍早先丢给宁芳打理,如今又丢给宁绍棠,但有事还是要知会一声的。

宁芳让她去厨下包几样新鲜果菜,带回娘家去了。

宁府里这会子正在招呼客人,夏珍珍见女儿送回来一小篓子新鲜荔枝,忙叫人洗了一盘子,给宁怀璧送去了。

百灵便知有贵客到了,否则荔枝这样的稀罕物再不能轻易待客的,尤其宁四娘都极爱这一口。忙问还要不要,她再回府拿。

夏珍珍摆手,“不必,有这些就很体面了。来的是老爷的同年郑大人,他若要,回头自会张口。”

哦,百灵知道,那便是郑元福郑大人了。

从前梁溪县县太爷的外甥,跟宁怀璧同一年的举子,又一起上京春闱,中了进士的。不过他家族在朝中颇为得力,郑元福中了进士便留在京中,还在吏部谋了差使。

当年他成亲,夏珍珍还大手笔的送了副挺贵的屏风。那郑家知道好歹,自宁家进京后,多有往来。也算是通家之好,实在没必要讲这些虚礼。

夏珍珍把余下的荔枝只留了一盘子备着儿女们过来吃,其余全给宁四娘送去了。

待百灵把事情说了,她还嗔怪宁芳多事。这点小事,自己做主便完了。不过嘴上虽抱怨着,但女儿尊重自己,夏珍珍也是开心的。

“上回阿芸阿茵经她那一引荐,生意竟是好得不得了。两丫头又琢磨了些新鲜月饼,我正想着送去,你就来了。不如一样带几只,让府上尝尝,喜欢哪些只管回来说,让她妹妹们做。”

百灵自然应下,才说笑着,便见宁怀璧大笑着回屋要换衣裳出去吃酒。

夏珍珍忙道,“若要留饭,自家岂不便宜?正好芳儿还命人送了新鲜果菜回来。”

宁怀璧却道,“那岂不是凭白便宜了郑贤弟?你不知,前些天他来我们户部要钱粮数据,我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注意了下人口耕牛,另写了个折子递上去,谁知竟得了皇上嘉奖,给他升了一级。如今他家里使力,帮他谋了个外放,故此吃他一顿好的,也不为过。”

夏珍珍也挺高兴,“啊哟,那是喜事。不过往常总听说一见京官大三级,郑大人又在吏部那样的好地方,怎要外放?”

“这官场上的门道,可就多了。”宁怀璧看屋里除了百灵,只有如意,皆是心腹,故此也不令她们退下,直言道,“如今吏部也不是那么好当差的,尤其郑贤弟位卑言轻,成日倒受些夹心气。况且他家谋的外放乃是泉州府,颇为富庶。去历练几年长长见识,再回京,未必没有更好的前程。”

夏珍珍大约明白了。

官员谋外放,要么就跟宁怀璧从前在三鸦乡似的,挑个穷苦地方,好出政绩。要么就挑个富庶地方,赚些外快。

而郑家虽比宁家底蕴深厚,但规矩大,开销多,郑太太几回来夏珍珍这里,都抱怨过家计艰难,且做不得主。若能谋个富庶去处,攒几年银子,倒比虚头巴脑的留在京城博个虚名强。

“那我回头索性就备些银两,到时你给他家践行。”

宁怀璧点头,关系好便用不着客套。给钱最实在,出门拿着也方便。

只忽地问起百灵,“你们王府那蹴鞠赛安排在哪一日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