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醒酒药(二合一)(2/3)
说话间就到了中午,袁家父子设宴款待王十三。
王十三虽说肚子里墨水不多,却把草莽气都收敛起来,表现出了对读书人极大的尊重,席上宾主尽欢,气氛很是不错。
待等酒足饭饱,王十三稍稍一提,袁文敏便带着他去了朗月斋。
因为过年,朗月斋收拾得焕然一新,上下两层,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只进门桌上放着笔墨纸砚。旁边放了几本书,其中夹了书签,显是有人正在查东西。
刚过午。书斋里没有人,袁文敏过去拿起一页纸来,看了两眼笑道:“这都是成业在忙活,过年了也不休息。”
王十三也凑过去看,就见桌子上每一本书都与前朝有关。
大周的历史、官制、人物传记、习俗……
这个连成业是袁文敏姑母夫家的子侄,不知怎的,竟会对大周朝这般感兴趣。看他摘抄整理这些显非一日,落在纸上密密麻麻厚厚一叠。
王十三相信这还只是他遗落在这里的一小部分。
“这个连成业,对大周朝这么感兴趣?”
袁文敏讪讪一笑:“他想一出是一出。又爱钻牛角尖。”
王十三把那摞纸放下,举目看了看四周的书架。
袁文敏将登记的册子抱过来,请他挑书,王十三摆了摆手。由桌上拿起一本连成业做了记号的《大周官制考》。坐了下来:“二公子你不用忙,我正好对这个也感兴趣。”
袁文敏没有多想,叫来老管事袁墨伺候,他在旁相陪。
王十三心不在焉将那本书从头翻了翻,事情与他猜测的差不多,这袁家果然大有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袁氏父子,而是朗月斋。
当日袁大家生病,脖子上突然长出个肉瘤。其实那不是普通的病。
王十三特意请燕白帮着看过,说是肉瘤里藏着一种名为“金圣蠹”的虫子。那虫子在袁阳脖颈上安家落户,汲取身体的养份,越长越大,故而那肉瘤也渐渐由米粒变成了拳头大小。
袁阳是个忠厚长者,一辈子与人为善,会中这样的招着实蹊跷。
加上他这一病时机甚巧,跟着朗月斋疏于管理,就发生了《希声谱》被盗卖的事,引得谭五先生、文笙以及钟天政这些对《希声谱》感兴趣的人齐聚关中。
若说这还不算,他们第二次上门治好了袁阳的病,跟着冒充神医的董涛就被抓上了白云坞,就可见袁家一直在白云坞的视线之内。
翻着这本《大周官制考》,王十三脑袋里隐约有了个答案,大周朝毕竟距离现在太久了,有好几百年,白云坞主自称是幽帝后人,想要复辟,光靠武力可不行。
周朝的史书是大梁的臣子写的,已被严重扭曲丑化,必要有人去重新编撰,想办法粉饰充实,大周朝留下的玉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这个人看来便是连成业。
王十三回来之后第一件事是杀了朱子良,引起白云坞主的重视,跟着便到袁家来,相当于送货上门,看你白云坞还能沉得住气。
大约未中时分,连成业午休结束,回来继续抄书。
只见他皱着眉走在院子里,嘴里还念念有词,似在为整理的东西而烦恼,王十三也来了些兴趣,这小子一身书呆子气,藏得可够深的。
连成业走到门口,怔了一怔,同袁文敏打了个招呼,又冲王十三了头,自顾自走到桌子旁边,坐下来继续研究那几本书。
到像是没有认出王十三来。
袁文敏打断他,由中给介绍两句,想着到现在还不知道恩公的真名,正要询问,突地脑间闪过一念,失声道:“恩公可是姓王?”
王十三了头,他真正姓氏不为大梁人知晓,一说姓王就是对上号了,这都是拜之前的流言蜚语所赐。
他仔细留意连成业,不同于袁文敏的好奇惋惜,连成业神色淡淡地,又带着些茫然。
袁文敏一直在朗月斋呆到天快黑才走,他在这里,王十三也不方便做什么,只在将书放回去的时候问了连成业一句:“怎么想起整理这些呢?”
连成业半天才从书上抬起头来:“我自己感兴趣,也是受了别人的启发。”
袁文敏走后,王十三想继续套套话,不想外头脚步声响,有人在院子里笑道:“这两日老是听着喜鹊在树上叫,刚遇着文敏,才知道世子爷来了。世子爷呢,在下给您拜年了。”
说话间来人走近,乃是袁大家的弟子赵康。
王十三起身迎了迎,这次见面赵康比之前亲热了不少,想是因为王十三带着人治好了他师父的病。
王十三道:“其实我不是什么世子。”
赵康“噗哧”一声笑:“我跟王将军开个玩笑,刚才文敏已经告诉我了。王将军看什么书,我帮你找?”
王十三胡乱了一本,赵康把书拿过来,又打发了袁墨,亲手帮他斟茶,十分殷勤。
王十三道过谢,拿起茶盏来嗅了嗅香气,“咕咚咚”喝了半盏。
赵康笑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顾陌欧司承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时间系统之我是开黑店的
法师最高礼仪:见面开禁咒
显国公府
雷霆反击
超级大酋长
全网首发: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