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0章 得低调点行事了(2/3)

活会议的时候,被人拿作问题给轰下来的。

如此位高权重的大领导,也挡不住“作问题”这顶帽子。

万一要是有人也拿作问题来扣他,轮番向一号首施压,一号首能顶得住吗?

能少给他老人家惹麻烦,还是尽量少点为妙。

反正现在那批精密配件还没到,这段时间。权当是自己给自己放个假算了。

抱着这个想法,杨卫平自踏进这座大宅子的那天起,就没出过门。

每天早起练练拳,书,写写材料,偶尔给国外打一两个国际途。晚上享受着卡列妮娅带给他的帝王般享受,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写意。

浑然不知道,现在华夏国内,从中央,到最底下的基层农村。在全国刮起了一轮习华夏梦、三个代表思想的轰轰烈烈时代浪潮。

……

陇西省金南县红旗公社大院。

公社全体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在公社党委书记何国栋的主持下,深入习中央组织部下发的《论华夏梦和三个代表思想》红头件。

坐在主席台上的何国栋,满脸严肃,似是在用心听取办公室郑主任宣读件。实际上,何国栋心里从昨晚接到父亲打给他的电话之后。心潮起伏到现在也没有平静下来。

父亲郑浩然获得平反重新得到组织上的启用后,何国栋加起来只跟父亲通过三次电话,每次都是父亲打过来,这次也不例外。

郑浩然在电话里,除了轻描淡写地告诉何国栋他从国外出访回国了,主要是跟他讲,现在全国都在习的那位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副主任杨卫平,就是他的那个亲如同胞手足的小兄弟,以及杨卫平的一些近况。

这个消息从父亲嘴里说出来,何国栋当然知道不可能有假。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杨卫平竟然可以在刚刚回国不久,就在全国掀起如此大的动静。

这简直就是波澜壮阔啊!

他现在也是越来越不懂自己的这位小兄弟了。卫平的能耐也太大了吧,太能折腾了吧!

当初杨卫平在知青点教大家唱的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现如今早已从上岭村传唱出去,唱遍黄河两岸,火遍大江南北了。

他当初在知青点小土屋里执笔开写的那套数理化自丛书,如今也被冠以《杨氏通用数理化自丛书》。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抢卖疯了。

只不过,除了上岭村知青点的知青们,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杨卫平,与《杨氏通用数理化自丛书》的编写者杨卫平是同一个人。

更不会想到。这个杨卫平,与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常委副主任杨卫平,也是同一个人。

因为,全国各地姓杨名卫平的人,同名同姓的男女老少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习讨论会不知不觉结束了,如果不是郑主任用脚在桌子下轻轻碰了他两下,何国栋开会走神的样子,肯定会当场被公社的其他党员干部发现。

等会场所有党员干部们都走了,郑主任才好奇地轻声问道:“何书记,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怎么觉得您今儿个一上午都有点神情恍惚?”

“没什么,可能是这短时间有些太累了,精神不集中。”何国栋摇头答道:“农机厂碰到了技术难题,一直没法得到解决。我这头发都快愁白了。”

“唉!要是小杨还在就好了。我听说,这个活塞环和活塞配套厂,还是他当年特意从洛河拖拉机厂硬要过来的。”郑主任心有感慨地说道:“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当初找我开介绍信去买材料纸的情景,说是要编写一套教材。现在他编写的这套教材在全国都卖疯了,被无数知青们捧为习宝典。

只可惜无缘再见他一面啊!何书记,您说,咱们刚才习的那个杨卫平主任,跟小杨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呵呵,老郑啊,你想太多了,这怎么可能会是同一个人。”何国栋矢口否定,笑道:“全国各地叫杨卫平的人,同名同姓多的是,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常委副主任,如此高位,怎么可能让一个毛头小伙子坐着。”

“呵呵,也是,那可是中央直管的正师级部门,比咱们金南地委书记的权力还要大。”郑主任自嘲地笑了笑。

“何书记!”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清脆如百灵鸟般悦耳动听的女子声音。

何国栋循声望去,门口,一位身穿蓝花格上衣,脖子系着红围巾,肩头斜挂着一个绿色军用挎包的漂亮姑娘,婷婷玉立地站在那里,正微笑着跟他打招呼。

“红梅,你不是考上京城师范大去京城上大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何国栋惑然问道。

“现在校放寒假了,我一个人在京城呆着不习惯,所以就回来了。昨天刚到的。”苏红梅嫣然笑道。

“何书记,苏大生,你们聊,我回办公室去整理习纪要。”郑主任很知趣地找到借口走人。

“走,红梅,去我办公室,跟我好好说说你在京城的习生活。”何国栋热情地将苏红梅请去了他的办公室。

何国栋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