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47章 我国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核心机!(2/2)

动变换的数据信息,她是真觉得很是无聊,可到杨卫平那全神贯注的神态,像是这些枯燥无味的数据比她还更有吸引力似的,是那般的投入,那般的认真,眼睛里隐隐闪烁的兴奋之色,比每次跟她亲热的时候还要来得更亢奋。

这款s6核心机,是根据杨卫平提出的对综合性能要跟美海海军4重型战斗机相持平的双发双重重型战斗机的要求,以及其他九种不能作战功能的军用飞机综合考虑后,首先期定了s6核心机的性能和尺寸。

s6核心机在材料的选用上,采用了大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温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多孔层板、单晶合金叶片、粉末冶金盘等我国自行研发出来的航空航天材料。

在技术方面,应用了掠形叶片技术、大小叶片技术、铸造高温合金、叶片以铸代锻、真空熔炼技术、定向凝固及单晶合金等当前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在原s6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对高压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核心部件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

杨卫平此时此刻确实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他是真没想到半年多的时间,发动机研究中心的这些我国的航空动力专家们,就开出了我国第一款发动机核心机。

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各组数据,完全达到了国外第三代核心机的技术水准。

空气流量为55kg/s,压缩比,0级轴流式压气机,涡轮前温度,最大直径60mm,推力2455dan、推重比7,转速450r/s,已运行时间792小时4分秒、2秒、秒……

这些数据,已经可以确定,这款s6-h核心机,已经可以列为一款成熟的核心机。

航空发动机系列化最主要的途径,是保持一台成熟的核心机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扇或低压压气机直径和级数以及涡轮的冷却技术或材料来改变发动机的主要循环参数,如压比、涵道比、空气流量、涡轮进口温度等,从而获得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发动机。

通过在同一核心机上配上不同的“扇、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低压部件及相关系统”,就可以以较低的险研制出覆盖一定推力范围的一系列发动机。从而满足不同用途飞机对动力的需要,从而实现核心机的多用途目标。

利用多用途核心机发展系列发动机的道路一直都被西方航空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发动机系列发展的主要技术途径。

现在,华夏的航空发动机,终于也有一款第三代核心机了!

“非常好!王总工,照我,这台核心机可以过关定型了!”杨卫平用力互搓着双掌,欣然说道:“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系列化发展道路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一定要向党中央,向中央军委,给你们所有人请功!”

“杨主任,没有您,就没有这台s6-h核心机!”站在杨卫平身岕的原s6项目组总负责人王春,眼显钦佩之色地望着杨卫平说道:“有了这个用计算机控制的试车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及时发现研制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然后加以纠正。杨主任,真要说请功,您才是应该当首功啊!”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王工,如果没有你们这些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华夏航空人,我杨卫平就算是本事通天,也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台s6-h核心机搞出来。”杨卫平正色说道:“这是核心机项目组全体256名科研工作者集体智慧和创新的结晶!我杨卫平可不敢居此首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