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驱车上东门(3/4)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古旧建筑,就这样被人继续弃放在了地下,囤留着不是什么年代收藏进去的奇珍废物。

“这么多的铁门,你说的东西到底藏在哪里呀?”

高挑女生亦步亦趋,被这些密密麻麻延伸到黑暗深处的铁门,凝视得头皮发麻,未知的恐惧就在于对“门后事物”的猜疑,而这里有着数之不尽的“门”,无疑也将恐惧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而最难以启齿的事情,是她本就对于“门”,或者具体说是“柴草间”,有着某种特殊恐惧。

在她的老家,人死出殡前的最后一站,往往就会停厝在这些柴草间中;甚至有一些病入膏肓的老人为了不殁在家里,也会在预感时日无多时搬入柴草间,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小时候的她每天上下学就总是得心惊胆战地,从她家门口那一排紧闭柴草间走过,她永远不知道哪一天某间就会开着,出现一排花圈、一幅遗照、一口棺材、一具死尸。

其中最让她恐惧的,往往是一些皮包着骨、死气缭绕的老人,凑着门缝里透出的样子。

他们会在柴草间里斜靠在病榻上看着,身上似乎自带着一股直通幽冥的晦暗气息,只要她从那里路过,总觉得濒死老人的视线凶猛地追随,眼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嫉妒亮光,似乎是对于生命力蓬勃事物的渴求欲望。

女生每次都是跑着过去了,也从不敢回头,她内心很害怕哪怕多停留一秒,老人会像噩梦中那般从病床上蹦起,用着枯瘦的手臂,喷涂腐朽的鼻息,攫取住她的生命一同赴往幽冥……

“不要急,我不知道东西在哪,但我知道这里留下的线索……”

男生用手机照明,细细查看着柴草间鳞次栉比的房门细节,就像在考察一座深藏地底的西汉凿山古墓,他可能是把高挑女生的紧张动作,当成了不耐烦的反应,这才出声安抚。

但在女生眼中,他现在的行为极为诡异,并不能提供什么心理上的慰藉。

只见他一处处敲着柴草间的外门,神情也有些僵硬急躁,老保安随时可能会回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而在黑暗之中,他仿佛在拜访着长居地下的逸民,等待着“他们”听见叩问推门而出,笑意盈盈地对两人打招呼,身上沾满了森森鬼气。

忽然间,黑暗中有拖沓缓慢的脚步声,还带着一些离曲悖调的哼唱,似乎紧随着他们的方向而来,这种突如其来的惊慌,让他们迅速警觉,然后熄灭手机亮光,披上黑暗的颜色保全自己。

漆黑当中,一道黑影从他们身前擦过,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随后以缓慢而坚定的脚步走了过去。

高挑女生先是低着头屏息,此时又随着男生摸黑向前走着,恐惧不断滋长,但她还是拼命沉下心来,尽量忽略男生所做的诡异行径,和眼下越发荒诞的境遇,转而聚焦到自己的恐惧本身,不断分解剖析,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

自古对于“门”的恐惧虽然稀少,但并非无迹可寻,特别是在历史和考古行业中,就经常有人会在阴冷、逼仄的地下墓室空间里,看见玄宫的尽头门半开着,有一个少女半倚在门口,目光幽幽……

「妇人启门图」。

这类神秘的古墓壁画从汉代开始频繁出现在墓室、墓祠和石阙中,不知为何在魏晋南北朝后期一度消失,而又在宋辽金元这一时期突然再次流行。

有种种迹象表明,起初这一形制与黄老之术盛行的汉代有关,西王母被认为是升仙之门的掌管者,所谓「妇人启门图」的源头,便是墓主人希冀借助仙女引导,能见到西王母,使逝去的人达成升仙不朽的夙愿。

但其中呈现一种时间线上的潮汐变化,十分让人费解,以至于不少宗教学者将这种变化,与历史上某种思潮的兴衰复起挂钩,并笃定认为其中与某些秘密教派有高度相关,甚至许多耳熟能详的古人都是其中的见证者。

严谨些的历史学家会从墓葬空间的角度来分析,这扇半开之门必然通向一个未被展示的空间,因此墓主人是通过这种方式,以门后空间的无限未知实现了对有限空间的拓展,即利用“人们的想象”来扩大和延伸墓室空间。

总而言之至今也没人知道,这些深藏于古墓地下,以石雕和砖雕惟妙惟肖模仿着木质建筑的柱子和斗拱的“门”,到底代表着生门还是死门,门后是永生仙境还是地狱黄泉,只知道在幽暗深邃的地宫享殿之内,总是无独有偶地存在着一幅幅阴森诡谲的启门图,不断激发人们的恐惧……

不知走了多远,地下车库的尽头已经矗立着一扇铁门,上面多年前强加的铁索锈迹斑斑,男生慢慢往前移步,再次叩动着尘封多年的铁门,附耳上前,只觉震波荡漾间声音幽怨,似乎直达到一处空阔无垠的神秘空间。

男生脸上露出喜色,那段满锈铁索轻轻一掰就从中断开,脆弱的像是根油炸过的面饼,门上灰尘簌簌掉落,门后是比黑暗更加凝固而真实的东西,宛如一堵亿万年前就矗立在原地的玄武岩墙。

男生终于从虔诚狂热的情绪当中褪减了出来,耳边的声音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