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4章 我猜他藏了亿手......(求订阅~月票(2/3)

线勾勒,直接色彩绘画的方式,又比如花鸟画的【点花粉笔点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的体貌,其实用作音乐的意境上.都是完全可以的。”

“用曲式去对应绘画的构图,用旋律线去对应绘画的线条,用和声去对应色彩。”

李少杰微微一笑。

“学过美术的其实都知道,经常会有老师说,注意画面的节奏感,实际上,这个绘画的节奏感,就是需要强调该强调的地方,比如疏密,空间分布,色彩对比等等。”

“国画与西洋画是有所区别的,其中这种不同的区别,体现在钢琴音乐上,也会有完全不同的魅力展现。”

王中平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抛出了这么一个全新概念,全新作品的李少杰

真的他吗留了亿手啊!!

“你实话实说,你到底作了几首作品?!”

王中平忍不了了。

“说实话!!!”

“.”

李少杰挠了挠头,这样子看在王中平眼中,多少带点欠揍。

“数不清了,起码四五十首吧,不过大多都是自己的尝试作品和不完全作品,如果说完全体的作品.大概也就那么二十首?”

“.”

不仅是王中平。

弗雷德里克也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稳一点吗?!

相比于弗雷德里克的惊讶,王中平的内心砰砰直跳。

到现在,李少杰在王中平心中的地位火箭般的蹿升。

曾有一位音乐史学家,说了一句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而如今的会场中,也有一位来自于西班牙的音乐评论家,正在对身边《音乐家辞典》的意大利媒体记者说起这句话。

媒体记者皱着眉。

音乐与绘画,都是艺术,或许共通。

但放在记者的眼里,这种共通大多是“神”上的。

可是,李少杰除了“神”,更加着重表现在了“形”上,而且表达的非常突出。

到现在,记者都有点感觉不可置信。

绘画去表达音乐,音乐去表达绘画?

而且还是系统的从形式上进行硬核突破?!

这怎么可能?

即使放在国际期刊的记者眼中,这种事听起来也太过于玄幻了!

就好像猫和虎都是猫科动物,算近亲。

这种常识,记者理解的很。

但突然有个人站出来,告诉你,他从生物学的角度给猫做成了老虎,把老虎做成了猫。

这踏马可能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记者有些狐疑。

但身边的音乐评论家在国际上非常知名,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这真的是一种极深的领域,亦或是在忽悠人。

似乎看出了记者的想法,这位音乐评论家微微一笑。

“曾经,达芬奇便对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有过这样的评价。”

“蒙娜丽莎的笑容含有音乐勾魂摄魄的力量,与飘忽的旋律有同样的神秘性。”

记者一愣。

便只听音乐评论家笑呵呵的赞叹了一句。

“其实,在音乐史与绘画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无论是俄罗斯学派,还是欧洲,亚洲,都有很多这种共通的故事。”

“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与有形有象的视觉艺术,在艺术家的眼中,实际上感官很容易相通,他们往往可以在声音中听到色彩,在色彩中看到声音。”

微微一笑中,音乐评论家的话,顿时让记者懂了。

“为什么很多科学家会喜欢艺术?比如音乐,绘画?”

“因为实际上,在优秀的音乐与绘画中,是符合完整的数学逻辑的。”

“绘画的空间分布,音乐的织体进行,美感也正是建立在这之上的。”

“在这些艺术中,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从形式上,追根溯源的本质,都相当近似,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科学。”

记者恍然。

这个亚洲小伙子,很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很多!!

果然。

音乐评论家顿了顿,赞叹一声。

“可是,能这么直白,并且这么具有突破性的将音乐与绘画结合,创作出这种令人惊艳的音画练习曲还真的没有。”

“大多数艺术家都是试图在艺术上让两者共通并拢,但他直接铺面于形式之上,这时候,所谓音乐与绘画的共通,就不再是玄而又玄的感觉感知了!!”

“真是令人赞叹!!!”

记者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仔细整理了一下内心的思绪,然后开始记录着自己的理解。

书写一篇音乐行业的报告与文章。

当震惊与狐疑过去后,在音乐评论家的点评介绍后

记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