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剧情结束 回归(2/4)

的其他国法罪责时,可免三死,子孙可免一死,若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也就是说,李慕除非是造反,否则大宋的国法便管不到他头上去,其他死罪可免三次,普通罪名直接就无罪。

有了这块丹书铁券,他在大宋完全可以横着走。

在朝堂文武百官看来,这是皇室对李慕最大的信任和恩典。

而在江湖中人看来,这丹书铁券就是一个笑话。

以长空剑派如今的势力,和李慕本人的绝世武功,国法本身就已经管不到他,所以铁券上写的全都是废话。

但李慕还是十分高兴的,这至少表示,太皇太后不是什么白眼狼,付出终有回报。

国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春,萧峰与阿朱成亲,同年段正明禅位,到天龙寺出家为僧,段誉登基为帝

直到此时他才说出,自己的生父并非镇南王,而是太上皇段延庆大理百官虽然惊异,却并未怀疑什么,甚至许多事都变得豁然开朗。

此时段正淳已死,段正明也出家,大理现在由段誉做主,他的生父还是大宋李巨侠,谁敢多说废话?

段誉封木婉清为大理皇后,秦红棉也被接回大理侍奉。

刀白凤在段正淳死时就已经正式出家,做了個坤道。

从此以后,段誉勤于国事,倒是没机会再出去沾花惹草。

最后也只是将找来大理的钟灵封为贵妃,自此执政大理,极少再外出。

下半年九月,大宋太皇太后驾薨,终年六十二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十八岁的赵煦终于亲政,他第一时间便将李慕请来皇宫议事。汴梁皇宫,福宁宫。

这是大宋皇帝的寝宫,赵煦将李慕请来此处,而不是在崇政殿见他,对他可谓是极为亲近。

“草民李慕,见过官家。’

因为是私下会面,便无须称呼陛下,可以直接叫官家。

赵煦连忙上前扶起李慕,道:“李先生快快请起,咱们私下见面,不必多礼。’

李慕欣然道:“谢官家。

赵煦对李慕道:“李先生,朕请你来皇宫,是想向你请教,今后大宋该何去何从?’

李慕哑然失笑道:“这个问题,官家更应该去问文武百官才对,草民一介武夫,哪能置喙国事?’

赵煦摆手道:“朝堂上那帮大臣之言,都是书生迂腐之见,济得什么大事?

“皇祖母执政这些年,国家大事都误在一帮胆小怕事的腐儒手中,他们自称君子,其实都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人。”

“李先生也不必自谦,朕看得出来,先生是胸有丘壑之人,与那帮腐儒截然不同,朕想听听你的真知灼见,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慕眼中闪过激赏之意,忍不住在福宁宫中朗声大笑,“官家果然没让草民失望,两年前初见官家,草民便已看出,官家是个能成大事的君王。’

终究是少年人,听到李慕这番话,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笑道:“先生当真如此认为?

李慕叹道:“草民在官家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草民相信,官家定能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不世基业。

赵煦对李慕欠身道:“还请先生教朕。

李慕扶起赵煦,神色一整,道:“既然官家要草民说,那草民便与官家说几句肺腑之言,若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官家恕罪。’

赵煦正色道:“先生请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李慕略一沉吟,开口道:“大宋立国一百三十余年,如今积弊甚多,若想彻底扭转乾坤,开创如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变法改革势在必行,

“大宋如今最大的时弊,便是重文轻武,太祖皇帝以武得天下,所以担心后人效仿,因此定下强文弱武的基本国策。’

“对于太祖皇帝所在那个时代来说,这并没有错,因为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本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年代。

“那时的文人地位普遍不高,手里有军队便有权势,节度使们军政一把抓,便是一方诸侯。

“但如今已截然不同

李慕当着赵煦的面,针砭时弊,将大宋的积弊--一指出。

除重文轻武,统兵大将频繁轮换,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训练松懈等问题外,还有“三冗两积”的问题,李慕毫无保留的侃侃说来。

赵煦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对于李慕指摘先祖的言语,也并无不虞。

因为李慕所说的许多东西,是他自己也看到了的。

少年人毕竟心高气傲,充满锐气,而赵煦向来视父皇为偶像,一心要继承父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零度弥夜愿 打工仔大翻身 邪王师兄诱萌妃 我打造了诡异的亲子综艺 我不是贤妻 大明:家妻上将军 英雄联盟之电竞为王 棠锦 极品家丁 木棉花的春天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