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剑锈刀钝:港漫因何衰落(3/3)

任连载漫画的主笔。

这种论资排辈的行业潜规则,极大伤害了青年漫画家的创作积极性,要zhidao20来岁的时候是人思维最为敏锐、最有创意的时期,这时候让一名漫画家长期从事助手一职,进行一些没有创造力的工作实在是扼杀他们的天赋。

《火凤燎原》的作者陈某,可以说是香港近十来年里,最具天赋与创作力的漫画家之一了,但他却选择在台湾出道、发展,其中因果值得业界玩味。

《火凤燎原》的作者选择在台湾出道发展

二、人才青黄不接,断层严重

常言道,人才乃立国、富国、强国之本,不管各行各业想要繁荣昌盛都离不开人才。当年港漫繁荣的局面也是在黄玉郎、马荣成、牛佬、邱福龙、许景琛、许景琛、温日良、司徒剑桥等一批漫画天才的努力下创建起来的。

但当二十年过去,我们看到日本漫坛人才不断,从鸟山明、富坚义博到尾田荣一郎、岸本齐史再到谏山创,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可反观港漫,现在担任主力的漫画家还是二十年前的那一批。

一位香港朋友曾给笔者讲述了一个这样的经典案例。他说自己去找一家漫画公司的旧同事吃饭,因为早到,便被旧同事们叫下玩扑克牌,可他刚开始玩牌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回到了二十年前。因为二十年前是和他们玩牌,如今还是在和这班人玩,玩的还是锄大d。他忍不住感叹“大哥,现在家家都在玩斗地主了,你们怎么就跟不上时代了”。

当漫画创作者们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时候,读者已经换了好几代,他们所接受的资讯以倍数抛离漫画人,试问由这批漫画家创作的作品又如何去吸引时下的读者?

三、忽略儿童题材

如同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培育一个人对漫画的习惯,同样要从娃娃抓起。但是适合孩子的港漫有多少了?《麦兜的故事》算一个,但还有么?

因为港漫多沿用现实的世界观,并以激烈打斗为卖点,所以并不适合小学生们,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正是漫画的主要读者群,可以说凡是喜欢看漫画的人,基本上

都在小学时代就培养了漫画的习惯。港漫在这一漫画启蒙阶段直接放弃竞争,确为不智。试想一下,当一名香港儿童的小学启蒙漫画是《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那么他读高中、大学甚至于工作之后,是会选择陌生的港漫呢?还是从小陪他长大的日漫?结果不言而喻。

适合孩子的港漫有多少了?

相比之下国产漫画则极为重视这一阶段的读者群,目前销量位居国内前列的某四拼一的彩色漫画杂志主打的读者群就是小学初中生。而经过进十年的市场培养,国内的读者对国漫的认同度也是越来越高。如《偷星九月天》单行本销量早破百万册,《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漫画的单行本销量也超过五十万册。

而国漫取得的这些进步,不得不归功于对儿童漫画的重视,提高了孩子对国漫的认同感。港漫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重视儿童题材,甚至要双管齐下,再将作品改编成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方有转机。

结语

有高峰自然会有低谷,看一个人是否坚强并非看他在得意之时是如何挥斥方遒,而是看他在跌倒时,如何自强不息,重新站起。如今的港漫想要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确实千难万难,但正如聂风、步惊云、王小虎、华英雄等港漫主角们,又有哪一个在成长道路中不是经历过九死一生,生死离别的?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曾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回忆的港漫也能拥有它们描绘juese的那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相信总有一天港漫会凤凰涅槃,强势归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