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剧本荒:从寄生兽说起(2/3)

老树开花的利弊。

首先还是让我们以《寄生兽》为例。一部旧时代的经典作品在当前重生,改编成动画或者电影,首先需要面对的无非是以下两个enti:对于原作氛围的还原程度(主要体现为美术风格方面);是否需要大刀阔斧地改编情节?还是最大限度上尊重原着?

这两个enti一表一里,虽然看起来主要取决于动画制作方的态度,不过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归结于观众的接受程度。毕竟老作品大都根植于其所处的年代,在审美趣旨等方面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时代烙印。虽然renmen常说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但acg毕竟是个快消行业,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不会有耐心面对过于浓厚的“昭和风”画面并且感同身受,就好像你不能勉强一位看惯了高达seed和00的九零后观众去对0079的古早画面和简陋配色甘之若饴一样。

《寄生兽》连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由于时间背景是“现代”,故事中自然体现了不少平成时代早年的社会风貌。对于看过原作漫画的读者,作品中男主角老爹吃饭时不离手的报纸、男主角那平整的偏分发型、女主角那有点妇女主任风格的短发、年轻人穿着的格子衬衫、混混们标准的飞机头……这些符号无一不体现出九十年代日本的点点滴滴。对于本来就会投影现实的艺术作品来说,这种对于现实社会的侧写当然没有任何enti,但时隔多年之后重新改编成动画,需要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才会比较妥帖呢?

制作组用实际行为给出了答案:老爹看新闻的媒介从报纸改成了iad,妹子的发型变成了时尚些的萌系风格,格子衬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流行的青年人打扮,就连梳飞机头的混混,也变成了头戴绒帽的潮人,更重要的是,juese们都用上了手机……

《寄生兽》的这种改变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尝试,避免了在场景和人物直观形象上造成观众的先置性不适应感,而是采用普通受众耳熟能详的细节来增强代入。尽管如此一来,会产生和原作氛围上的差异,但对于《寄生兽》这部作品本身来说,重点在于讲述一个曲折的故事而不是社会现象,且这个故事的内容本身和时代背景的挂钩并非特别紧密,所以不论是发生在哪个时空,都还是具备说服力的。

比较关注日本娱乐文化的读者kenengzhidao近期的一部日剧《年轻renmen2014》,这部集结了妻夫木聪、瑛太、苍井优、长泽雅美的大制作不但是富士电视台55周年的纪念日剧,同时也是对于1966年同名日剧的致敬之作。在拍摄过程中,《2014》完全再现了当年的社会风貌,从场景到道具,甚至人物之间的相处模式都和50年前如出一辙,但带来的结果就是:从第二集开始收视率就暴跌至8%以下,观众们表示过于复古的剧中环境缺乏代入感,各种跨越年代的说教戏更是让人穿越感陡增。联系到《寄生兽》上,假如动画制作方也和《年轻renmen2014》的剧组一样,基于超越年代的浪漫情怀完全再现漫画中的时代风貌,恐怕《寄生兽》的动画在一开始就会被当前经受多重废萌和其他流行元素洗脑的阿宅们弃番吧。

而第二个enti即剧情改编,就会复杂得多。毕竟氛围只是表层因素,对于打剧情牌的作品来说影响keneng并不致命,但是剧情走向则是这类产品的命脉所在,是原作赚取口碑的基石,一个处理不当,很keneng两相不讨好,既得罪了原作党,也会被没看过原作的动画党嘲笑+无视。

keneng有人会说,那就按照原作的剧情改编不就好了?反正像《寄生兽》这样的作品,漫画赏啊星云奖啊得了一堆,剧情早就通过了iso品质国际验证,直接照搬应该完全ok的吧?

事实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老树开花比新作改编需要顾及的细节要多出不少。首先,虽然经典可以跨越时代,但势必还是要受到时代的制约,20年前的经典既keneng是内容上的,也keneng是创意上的,更有keneng是二者兼有。以《寄生兽》来说,在九十年代初期,右手生出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异种生物毫无疑问是种跨时代的创新,前无古人,在读者看来新鲜感十足,时髦值爆表,可隔了20年之后,诸如《美鸟伴身旁》之类的作品早就将这个idea加以了进一步的大肆发挥,并且还附带了各种各样的其他属性,时至今日再看《寄生兽》男主角新一右手上那个可以自由变化、絮絮叨叨的玩意儿,至少在创意上已经无法带给读者足够的冲击感了。

这可怎么办?改设定吗?当然不行,要是连右手这一关键设定都改掉,米奇便不再是米奇,寄生兽也不再是寄生兽了。过大幅度地改动原作设定可以归纳为一种当前流行的说法“ご都合主义”(注:简单地说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一般用来嘲讽作品编剧缺乏节操),固然是方便展开故事,可也就失掉了作品原有的神髓,变得不上不下、如同鸡肋。关于这种改编作品的失败例子后文还会提及,此处暂不展开。

《寄生兽》在对于改编的处理上,走了一条相对较为保险的路子。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