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选才(2/2)

世的印刷术。在这个时代,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还没有出现,字的传承绝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手工誊抄,如秦玉所,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极易出现错漏,而采用印刷的方式则彻底的避免了这两个缺点。孙翊并不是一个发散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之前一直没有联想到这一点上去,如今被秦玉一提,才猛然惊醒过来,几乎被一口热粥呛得背过气去。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主要阶段。雕版印刷是直接在整块的木板或者石板上雕刻字,然后再进行印刷。这种印刷术的母版极其笨重,并且只能印刷固定的字,缺陷很大。所以孙翊直接将目光锁定在了活字印刷术上。历史上,这项技术可是在八百多年后的北宋时期才问世的,如果自己能够顺利研制出活字印刷术,便是将它的发展进程整整提前了八百多年啊,想想还真有点激动呢!不过对孙翊来,更重要的还是它巨大的现实意义——有了印刷术之后,除了可以大大提高字工作的效率外,在短期内印制大量的书籍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如此一来,孙氏治下六郡的化交流和传播无疑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这对于在将来选拔更多的贤才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想到这里,孙翊的心里如同起了一团火焰,彻底顾不上熬了一宿的疲惫,立即派人将舒县城内最好的几名篆匠请来,开始着手开发活字印刷术!孙翊对于活字印刷的了解并不太多,他仅仅知道,需要先造出单个的字模,随后再按照需要印刷的字内容,进行相应的排版,最后刷墨覆纸进行印刷,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却是一窍不通。所以,他只是将活字印刷的原理和思路交代给这些篆匠,便放手让他自己进行试验。为了节约时间、加快进度,篆匠们的吃住也都安排在刺史府内,直到大功告成为止。当然,印刷术的整个开发过程,对外都必须严格保密,否则若是泄露给了其他势力,对于孙氏来便是一笔无形的损失。....................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孙翊交代下去的五十份选才方案便已经誊抄完毕,他一一盖上大印,又分别派人按照罗列出来的名单,送到庐江的大官员手中,打算待他们看过之后,再聚集众人进行一次集体商讨。让孙翊感到意外的是,选才方案送出去后不到一个时辰,徐庶便急匆匆来到了刺史府。“主公,这份选才计划果真是主公草拟的吗?”徐庶微微有些气喘,一见面,便朝孙翊拱了拱手,神色凝重的从袖子里摸出一卷帛书。孙翊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不错,是我刚刚草拟的,莫非先生已经过目了?”徐庶点了点头,皱眉道:“主公可知,这份方案若是真的施行下去,会在江东六郡造成多大的震动?”(ps:因为平时比较忙,往后可能没法随时关注书评区,所以涪江刚刚建了一个交流群,群号28956995,欢迎喜欢本书和喜欢三国的朋友到里面来交流,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一起吹吹牛什么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