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点。(1/2)
奉天殿,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含蓄深沉,就好像戏曲一样,被一幕幕分割,五重宫门分割着五幕戏剧,一波三折,渐入高潮。>
太监站在大殿正门前,高声道:“将军请卸甲!”>
朱高燨与张辅没有太多的思虑,任由身上饱经风霜的战甲被人卸下,只留下一身朝服与佩刀。>
随后,太监又道:“将军请卸刀!”>
朱高燨将佩刀丢给了侍卫,而张辅稍作犹豫,也摘下了佩刀。>
对于张辅来说,这不仅仅是卸下了佩刀,更是卸下了身上的兵权。>
卸甲卸刀之后,太监这才说道:“请,祁王朱高燨入殿面圣!”>
“请征虏将军,英国公张辅入殿面圣!”>
二人昂首挺胸,迈进了这座宏伟的奉天殿。>
文武百官皆已在两侧等候,在大殿的最深处,朱棣坐在鎏金的龙椅上,捋了捋胡须,脸上是欣慰的笑容。>
“臣张辅,问圣躬安!”>
“臣朱高燨,问圣躬安!”>
朱棣开口说道:“朕安,英国公,交趾战事如何?”>
虽然他早就知道了结果,但还是要按章程客套的询问一下。>
“臣张辅,不负皇上所望!”>
张辅仰首说道,“臣此次受命赴南平定交趾战事,大破敌军,生擒敌寇陈季扩及其妻儿,平息叛乱,依照大明制度,将叛军所夺取的占城国的土地,分设升、华、思、义四州,增设卫所,授予投降者官职,留下部队驻守而还。”>
言罢,殿内响起了如雷鸣般的掌声。>
“英国公,此战你当为首功!”朱棣站起身来说道。>
“臣无功可言,此战是军中将士齐心协力才拿下来的。”张辅谦逊的说道,“祁王殿下当为首功,于战时指挥全军,五战五捷。其次便是安远侯柳升,先锋官柳溥等人,皆为功勋。”>
说到这里,大殿上的众人把目光放到了那位祁王爷身上。>
朱高燨面色平淡,宠辱不惊,身上气质如美玉浑然天成,仿若天上谪仙人一般。>
朱棣轻笑一声,开始宣布赏赐名单:“加英国公张辅岁禄至四千五百石,赐金银、宝钞,御马五……”>
“加安远侯柳升岁禄五百石,世袭侯爵……”>
“……”>
这是一份很长的名单,南征军的将官们多多少少都有封赏,其中以英国公府与安远侯府封赏最为丰厚。>
皇上直接给张辅的岁禄从三千五百石加到了四千五百石!>
在大明朝,岁禄不仅仅是意味着粮食与金钱,真正意义在于地位的象征,岁禄越高,地位越高。>
靖难之役排名第二的功臣东平王朱能,岁禄也不过三千二百石。而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在朝廷里应外合,最终被建文皇帝一刀砍死,用命给子孙换来了两千二百石的岁禄与定国公的爵位。>
而张辅四千五百石的岁禄,是如今岁俸最高的勋贵,而英国公府已然是成为了继徐家之后,大明的第一勋贵!>
而安远侯柳升的封赏仅次于张辅,他不仅加了五百石的岁俸,而且爵位从世袭伯爵变成了世袭侯爵。>
南征军的封赏完了,却有人发现不对劲了。>
有两个人没有封赏。>
一个是先锋官柳溥,他率领的先锋营立下了汗马功劳,若非他是勋贵,都能直接封个伯爵了。不过皇帝将他的这份功劳算到了他爹柳升的头上,不然以柳溥在此战中的表现,根本没那么丰厚的封赏。>
等柳升挂了,柳溥自然会承袭爵位,所以并不意外。>
而另一个没有封赏的人,是祁王。>
祁王指挥帅营,五战五捷,此等功劳仅次于张辅,竟然没有任何的封赏!>
离谱!>
然而朱高燨并不意外,面色无动于衷,仿佛并不在乎。>
因为他知道,他的封赏不在奉天殿上,而在乾清宫里。>
“太子,安排一下犒劳将士。”说完封赏之后,朱棣将剩下的活交给了太子来做,自己则潇洒离去。>
皇帝走了之后,奉天殿内的众人这才热络的聊天。>
张辅向太子朱高炽躬身作辑:“太子殿下,万福金安。”>
“英国公何须多礼,你可是大功臣啊。”太子笑眯眯的说道,“你闺女就要嫁给本宫的四弟了,以后咱们可都是一家人了。”>
朱高燨走了过来,笑道:“大哥,到时候你可得来喝我的喜酒啊。”>
太子乐呵呵的说道:“那是自然,你我亲兄弟不说两家话,到时候置办酒席记得和我打声招呼,我好让东宫的人去给你帮忙。”>
一向不苟言笑的张辅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草供应商
猎灵手记
重生之衣冠嫡妻
重生:崛起香江
阎王下山苏文陆晚风
一物降一物
序摇光
锦衣春秋
国王万岁
末日之开局获得加点系统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