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26章 七姓家奴(3/3)

,完全可能成为樊哙、尉迟恭或是常遇春这样的猛将甚至是开国功臣。

可是他遇到的,却尽是带他投奔流寇的姐夫,以及目光短浅裹挟着他一叛再叛的平庸小军阀。

偏偏王辅臣还在这一次次的反复中走了狗屎运,不但得到了荣华富贵,还成了坐镇一方的主将。

这个唯有在战场上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莽夫,当他不得不独自决定自己的命运时,王辅臣那可怜的智商所能给他提供的,似乎只能是从再一次的背叛中寻找机会。

而且他名义上是叛建奴附吴,实际上是两边不靠、当上了墙头草。

于是面对周昌的劝降,王辅臣只能接受,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玄烨暂时践行了既往不咎的承诺,仍任命他为平凉提督,并加太子太保衔。

没了王辅臣这个肘腋之患,玄烨终于可以集中全力收拾吴三桂。于是三藩之役的局势很快向建奴有利的方向发展。

各路反叛势力或降或散,只剩下吴三桂负隅顽抗,但也是大势已去。最后的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建奴已经没有贰臣的容身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三桂在走投无路之下匆忙称帝、过了把皇帝瘾之后便一病呜呼,继承了他“大业“的嫡长孙吴世藩,最终的命运也只能是以自杀告终。

三藩中的另两藩,耿精忠在投降后被玄烨秋后算账,最终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尚可喜倒是宁死不叛清,危急时刻甚至欲以死明志。老尚的“英明举动“不但保住了全家老小的性命,甚至连荣华富贵都没丢掉。

反正只要等到平藩之役大局已定之后,凡是还活着不肯去死的反叛者,玄烨一个都不放过。

在这一点上,王辅臣表现出了他一生中罕见的智慧,看得很清楚。

所以在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投降后不久,王辅臣就曾自杀过一次,不过图海看得很紧,他没死成。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玄烨的重视,他专门下诏给图海,下令对王辅臣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他死掉。

玄烨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平藩之役正处于战事焦灼的状态,除了吴三桂对建奴死打硬抗以外,其余各路反叛势力都是首鼠两端,随时可能见风使舵。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王辅臣意外死亡,甭管是自杀还是他杀,都会对建奴的招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让耿精忠、孙延龄等人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

玄烨此时不想让王辅臣死掉,不代表将来还想让他活着,想清楚了这一点的老王,开始全力以赴的推进自己的寻死大业。

他先是想办法转移图海的注意力,然后将新娶的夫人逐出了家门,又尽散家财分发给部下,最后才饮下毒酒一杯,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玄烨得知王辅臣的死讯后,默然良久,终于没有株连他的家人和部属,只是将王吉贞革职了事。

在史料记载中,王辅臣其实是个不错的将军:

“辅臣为人,恭以事上,信以处友,宽以待人。而严以御下,然有功必赏,虽严,士亦乐为之用。“

只可惜他生错了年代,若是能投胎在两宋之前,哪怕王辅臣再叛个七八次,没准也能成为像尉迟恭、程知节、秦琼那样名扬千古的悍将!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net)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