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贤翁婿一猜就中,叹贾府无人能懂(1/3)
除了宝玉,贾家两府的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偌大的贾府,对于夏守忠传旨时候的敲打。>
竟无一人放在心上。>
冯一博看在眼里,却也只能在心中暗叹。>
但他一个外人,自也不会在这时泼什么冷水。>
确认了消息,他就告辞离开。>
把黛玉和妙玉送回林府。>
顺便又找了林如海,把这事说了。>
“贾家大姑娘封妃,对两府确实是好事。”>
林如海听完经过,翁婿俩就在书房讨论起这事。>
“可若如你所言,那只能说圣心难测,让人摸不透其中意思。”>
事情没涉及到他,冯一博并不很在意。>
他悠然遛着茶水,随意的道:>
“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吧。”>
林如海闻言却摆了摆手,皱眉道:>
“正所谓,天家无小事。你所思所虑确实在理。”>
说完陷入沉吟,片刻后才又开口,道:>
“封妃本该是大喜事,夏秉忠到底为何敲打贾府呢?”>
说着,也不等冯一博回应。>
林如海起身踱步,口中喃喃的道:>
“只有口谕,并无明旨,传旨的太监又不肯多说一句,这样明显的敲打……”>
有些地方怎么也想不通。>
林如海又坐回位置,摇了摇头,道:>
“啧!这事太过蹊跷,别说贾府无人能懂,怕是满朝文武,此时也都不明圣意。”>
冯一博本来就是随口一说。>
此时见林如海这样在意,便跟着猜测道:>
“敲打贾家,会不会就是单纯的说明圣上对此事,并不如何满意?”>
“甚至可能是……”>
说到此顿了顿,犹豫道:“太上皇安排的?”>
“倒是有这个可能。”>
林如海闻言,眼中一亮。>
可才刚说完,他又摇了摇头,道:>
“可太上皇已经久未插足朝事,就算真想指点圣上一番,也不该在后宫做什么手脚。”>
林如海的言外之意,这事不是太上皇的风格。>
他想提点贾府,有的是办法。>
不会,也没必要,从后宫入手。>
问题似乎又一次陷入僵局。>
冯一博想了想,还是顺着这个思路,继续道:>
“可若不是太上皇,该是谁呢?”>
说完又自问自答的,皱眉猜测道:>
“皇太后?”>
说出这个答案后又摇了摇头,觉得不对。>
因为皇太后和贾家,没有任何利益牵扯。>
除非是太上皇通过她来安排。>
但太上皇想安排什么,显然不用多此一举。>
就算皇太后想抬举谁,也是她的娘家。>
如何也轮不到贾家。>
想到这里,冯一博忽地又想起一个可能。>
眼睛一亮,激动起身道:>
“叔父,您说会不会是那位老太妃?”>
“老太妃?”>
林如海愣了一下,可随即又皱眉道:>
“若是她,为何不抬举甄家,而是贾府呢?”>
提起甄家,冯一博就想起他们勾结倭寇的事。>
此时翁婿俩已在都中,书房里也没有别人。>
便不再迟疑,直接讲道:>
“叔父不知,我一直有件事压下心底,从未和人透露。”>
林如海一听是秘事,便端正坐姿,静等他陈述。>
“在江南剿倭的时候,我发现甄家与倭寇有勾连。”>
冯一博没卖关子,但也没有说具体过程。>
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神色整肃的道:>
“很大程度上,他们可能是倭寇的销赃渠道,甚至是部分倭寇的靠山。”>
说完这些,冯一博才说出自己的猜测,道:>
“您说,会不会是皇上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不肯抬举甄家。”>
这个猜测可以说极为大胆。>
若真是如此,那简直是说。>
皇帝在姑息养奸!>
没想到的是,这样大胆的猜测。>
却没让林如海有丝毫意外。>
听闻冯一博的话,林如海甚至还微微点头。>
似乎觉得在理。>
“你还记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