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科举的构想(三章求银票)(1/2)
……
“敢问子龙将军年纪轻轻便一身好武艺,是从何处学来的?”
州牧府内,曹老板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主动问道。
赵云抱拳,也没推辞,说道:“实不相瞒,云幼时便被同乡枪法大师童渊看重,收上山门,学艺十年,才下山来。”
“下山之后,恰逢各地黄巾再起,民不聊生,云便组织乡勇,抵抗黄巾,时幽州公孙将军威震乌桓,云素来仰慕,黄巾乱之后,便拜入公孙将军麾下。”
“原来如此。”
曹操点点头,然后大笑:“我有子渊,如今再得子龙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哈哈哈,今日端个痛快,合该叫来众人,我等共同畅饮一杯才对。”
陈锐轻笑:“理应如此才是,只可惜,文若守鄄城,元让守东郡,妙才又留在了濮阳,子廉又被兄长派去陈留,如今许昌境内,恐怕就剩我们几个了。”
曹老板表情一滞,然后喟然长叹:“贤才不够啊,我治一州,已经是心有余力不足,若再拿下徐州,只怕会彻底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陈锐神色闪烁,正想着要不要和曹老板说说科举的事,就听赵云道:“主公帐下缺人?”
曹老板苦笑:“如子龙所见,还缺的厉害。”
“若是如此,云此次游历兖州,倒是遇到几位文士,或许可以解主公困境!”
“哦?”
曹老板闻言,大喜过望看着赵云:“子龙将军说的那几位,现在何处?”
“呃……”
愣了一下,赵云苦笑:“云在兖州豫州边境见到的那几位,据他们说,他们就是想来兖州投靠主公,如今尚未抵达许昌,只怕是还在来的路上吧。”
曹老板一听是主动投靠,心中更是开心,只觉接手兖州之后,一切都没有白做,试问天下,除了冀州袁绍仗着四世三公的名号,能让文士人才主动投靠,又有谁能做到这样?
如今,他也仅凭名声就能让大家来投靠,这可不就代表他在兖州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没问题吗?
听了赵云的话,陈锐也是笑了起来,主动道:“实不相瞒,锐有一计,若成,则可彻底解决兄长目前的缺人窘境。”
“子渊有何良策,快快说来!”靈魊尛説
曹老板一听陈锐的话,眼前一亮。
“锐的计策,便是科举考试。”
“何为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可由兄长以州牧名义起草,书治国策,孔孟之教,克敌制胜之法,再者礼乐射御书数等儒家六艺,以此为标准,考察州内士子,届时,也未尝寻不到一二大才。”
“更何况,就算是寻不到大才,却也能为兄长解决基层官员缺失困境。”
陈锐平淡说完,再回头时,却见曹操赵云皆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心下疑惑,陈锐笑问:
“兄长子龙何故这般看着我?难不成是我这意见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曹老板神情振奋看着陈锐:“子渊果然大才,若只带兵打仗,实在是屈才,此计一出,兖州境内人才皆可为我所属,无论世家,亦或寒门,此计妙极,妙极。”
赵云也收回惊讶目光,钦佩看着陈锐:“冠侯之才,云佩服的五体投地,此计若出,天下寒门皆有一个出路了。”
“不过是借了杨坚的便宜。”
陈锐心里微微发虚,又看到曹老板眉头紧锁,更是不明所以,还以为自己是那个地方没考虑进去,就听曹老板问:
“只是,这考察士子的书卷,应该由何人评判?文人相轻,若不找个让大家都信服的人,恐怕这科举考试,最后只会沦落为笑话吧?”
擦,原来就这事啊。
陈锐心里松了一口气,然后笑道:“兄长莫不是忘了伯喈公和我师父?”
沉默了一秒,曹老板一拍脑门:“对啊,怎么把伯喈公和子干公忘了,这二位都是当世大儒,如今又按照子渊你建议的,合力开办大学,由他们来评判,乃至是发布考察书卷,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啊。”
陈锐点头笑,继续道:“而且,科举考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兄长可以根据考察内容,选拔指定人才。”
“除却基本的儒家六艺,另外若需治理领地之人,则可考察民生民情,才思智慧,若需要军营军师,则可考察兵书兵法,若需要陷阵冲杀之人,则可考武艺马术。”
“对对对,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曹老板听了陈锐说的,只感觉脑海里豁然开朗,积累与胸的各种烦恼尽数散去。
思来想去,只忍不住感慨一声。
“子渊随意想来的法子,以后,必然成为国家选拔人才,任用官员之主流,子渊之才,为兄实在看不透了。”
嘴角一抽,仿佛察觉曹老板又有什么打算,陈锐果断摆手:“兄长哪里话,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锐不过是偶有所得罢了,当不得兄长这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修仙之仙帝无敌
重生之财源滚滚
迷糊萌大战封神美男榜
宫闱后记
许你盛世安宁
王爷闪开:绝色嫡女乱天下
莫高
穷女婿继承千亿遗产
忠国不忠君
从穿越成山地巨人开始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