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张开儒战时来访!(1/3)
第三百八十六章张开儒战时来访!
在华夏政府的间接示意下,张开儒领导的云南军从印度一路杀向菲律宾,沿路清楚神日帝国二战时期建造的军事设施,一些米军的军事堡垒也插翅难逃,一并遭到了破坏。
这样一来,从印度到菲律宾北边牢牢的控制在了华夏人的手里,当然,随着云南军的行动,华夏和米国也就彻底的撕破了脸皮,米军在华夏人举行刺杀行动后,便和张晓军的菲军沆瀣一气,对华夏宣布了战斗声明。
不过,米国人的声明很有意思,声明里只说明在东南亚发动战争,不涉及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来往。宋飞明白,他们这样做,可能是在照顾远东国的感受,另一方面讲,他们不愿意和远东断绝贸易往来。
菲律宾军队头目在一天之内接连遇刺,显然是一次有组织的谋杀。但是,接下来的全面搜捕却一无所获:他们连刺客的影子也没有摸到!第二天,华夏云南军就对菲律宾本地军发动了突然的全线军事进攻,菲律宾的指挥系统立即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菲律宾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再占据优势。云南军新组建的4个师的直属炮兵团,在战斗中发挥了绝对的火力优势:迫击炮炮弹如同雨点一样打击着菲律宾的阵地,也同时摧毁了本无斗志的菲律宾的战斗意志。
云南军发动进攻之后,越南及新加坡各地华侨军民纷纷起义响应:新加坡那家要塞司令李渭南、越南北河镇守使李福林、菲律宾吕宋护国第五军军长兼警察厅厅长魏建国等顺应形势,纷纷宣布脱离东南亚本系军队、响应粤华夏军队。战斗中的菲律宾武装在来自远东国的云南军政工人员发动的强大宣传攻势下,大部纷纷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谁也没有想到,菲律宾兵败如山倒,开始狼狈溃退;云南军则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4月24日,云南军占领吕宋岛;4月28日,云南军占领马尼拉,陆路远、古都英汉等率菲律宾军残部逃回南菲。
为反对开罗会议而爆发的华夏云南军与菲律宾本地军之间的战争以菲律宾的彻底战败而告终,从而也结束了菲律宾军阀对东南亚中间地带,包括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地长达四年的统治。
菲律宾军队经此失败之后,内部开始四分五裂,东南亚通用纸币发生贬值,军饷发生严重困难。从马尼拉退回南菲的陆路远和古都英汉开始分裂,菲律宾军队政府从内部分化为以陆路远为首的武鸣派和以古都英汉为首的苍南派。苍南派急于反攻马尼拉找出路,于是武鸣派*纵国家议会发表通电,主张菲律宾在米国帮助下应该实行自治,这引起苍南派的激烈反对。
陆路远为了避免菲律宾破裂,同意帮助苍南派向外发展,陈兵一万五千人于南菲,归古都英汉指挥,承诺打下马尼拉后将南菲地盘给他们。菲律宾军队在米国的支持下,临时政府因此得以暂时维持表面的团结局面。
在这时候,云南军还要向南菲继续进军,却在这时候得到米国军队的强力阻挠,双方大战三天,相互之间并没有沾到丝毫的便宜,三天后,双方像是商量好一般同时撤军,陈兵南菲,暂时平静,互不侵犯。
米国开始在国际上寻求舆论的帮助,大力宣传开罗会议的宗旨,目的是告诉全球,华夏的这一做法是违法开罗会议宗旨,违背联合国思想的。他的宣传得到了北约国的支持,英国和法国在十天后通过议会得到结果,向东南亚派兵,支持米国正义的行动!
在北约世界“团结一致”对抗华夏的同一时间,云南军总司令张开儒应邀参观远东,增进华夏和远东之间的进一步交流。
1945年116月初,张开儒率领的云南军顺利占领了北菲全境,并控制着菲律宾西南的长州、龙泽饭和火岩等地。经此一战,张开儒的云南军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2万人迅速扩充到了6万人,张开儒也因此战一跃成为亚洲东南部地区势力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张开儒的来访,受到了高义和远东政府的热情接待——他毕竟是国内第一个以一军之长的身份来此访问的官职最高的人。几天的参观下来,张开儒对这里有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他亲身感受到了这里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华夏未来应该走的道路,也许就应该是这样的吧?”他在心里暗暗思忖着。
张开儒发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高义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位远东国文化部长嘴里说出来的话,不再全部是革命和鼓动,而是多了许多具体的内容。
“依法治国”、“发展经济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治体制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等等新的名词,从高义的嘴里非常自然地流出来。虽然张开儒从国内的报纸上看到过这些理论,但是听高义这个天才的变革鼓动家亲口说出来,心里自有一番深刻的感觉。
而宋飞这位20多岁的年轻主席,同样给这位41岁的中年人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他们的谈话重点放在了“未来的华夏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国家体制”这个严肃的话题上。
针对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